一根银条锤万遍,一件银饰藏匠心。
手腕间、指掌处,环佩叮咚、悠扬悦耳。洁白的银、柔和的质,历经屯堡传统技法的车磨、雕琢和锻造,集中呈现出妙趣和格调。对屯堡人而言,银饰不仅是配饰,更是“穿戴在身”的文化元素。
屯堡银饰的起源,可追溯至明初的“调北征南”。彼时,大批江淮子弟随军入黔,扎根屯堡,也带来了家乡精湛的银饰工艺。此后,在封闭的屯堡村落里,这门手艺代代相传,汲取着当地布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艺术养分,逐渐自成一派。2019年6月,屯堡银饰制作技艺入选贵州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叮叮当当,叮叮当当……”近日,记者走进天龙屯堡景区,便听到一阵阵短促、有力的银器敲打声回荡在小巷深处。在这敲打声中,不仅传达了600多年非遗技艺的传承,也有银匠赵贵东与屯堡银饰制作技艺15年的故事。
赵贵东,1973年出生在平坝区天龙镇天龙村,2009年在屯堡银饰制作技艺区级非遗传承人郑红祥的引导下,他放弃外省良好的就业环境,回乡学习银饰制作。
说到银饰,都会有个疑问,屯堡银饰与少数民族银饰有什么区别?赵贵东回答道:“少数民族银饰粗犷、豪迈,以量取胜地来表现富裕和华贵,犹如一幅大写意的国画作品,而屯堡银饰讲究画龙点睛,采用优质纯银为原料,以小巧玲珑、做工精细为特点。”
而对于屯堡银饰制作技艺的过程,赵贵东表示,过程比较枯燥,需要一颗耐得住寂寞的心。千锤百炼,从烈火中萃取精品;精雕细琢,磨砺后方得佳作。
“一件银饰包含银匠的精心设计,需要经过熔银、锻打、拉丝、镶嵌、掐花、焊接、打磨等数十道工序才能制作完成。”赵贵东告诉记者,特别是最能代表屯堡文化的银饰——穿丝手镯,制作工艺更精细更复杂,制作时间在一天以上。
一件银饰也饱含屯堡人对于生活的追求与期望。“这个耳坠上的‘鱼’代表年年有余的意思,我最喜欢这对银耳坠了。”天龙屯堡景区内卖松糕粑的屯堡嬢嬢告诉记者,屯堡人最常见的银饰种类主要是银链、银手镯、银戒指、银耳环等。
屯堡人喜欢把大吉大利的寓意寄托在各类银饰上。比如“福寿双全”银发簪、“金玉满堂”银发钗、“平安是福”银耳坠、“麒麟送子”银胸饰、“龙凤呈祥”银手镯、“年年有余”银戒指等,美好寓意中透出浓郁的文化底色。
“屯堡银饰在600多年传承中,一直是屯堡人结婚、生子、祝寿、贺喜、走亲、访友、佩戴的最佳赠品和礼物。”赵贵东说,在屯堡银饰制作过程中,他渐渐意识到,不能局限于传统银饰老款式、老图样,应该适应现代人生活与审美观的发展需求,不断进行创新与挖掘,才能推动屯堡银饰制作技艺的健康发展。
多年来,赵贵东苦练基本功,2016年,他凭借银饰作品《蝴蝶拉丝手镯》在上海比赛荣获一等奖,打造的银饰单品80多个,成为了远近闻名的“银匠”。
如赵贵东一样,许多屯堡银饰制作的匠人们反复磨砺此项技艺,用一锤一凿守护传承着这门工艺,且不断创新着。
在屯堡银饰匠人严章齐看来,银饰技艺不能丢掉“纯手工打造”,但可以在工艺改进、产品开发、样式扩展等方面进行突破,设计出新的样式、新的图案、新的组合,才能让这项技艺更好地传承。
对于屯堡银饰制作技艺区级非遗传承人郑红祥来说,小小的吊吊耳环,也能不断创新,在保留老款的风格上,增加花朵等流行元素,使其更具时尚感。越来越多创新和丰富的银饰品让郑红祥的“银匠世家”非遗工坊得到更多市民游客的关注和喜爱。
而凭借银饰文创作品《银错金:地戏脸谱》获得“2023多彩贵州非遗旅游商品定制设计大赛金奖”,屯堡银饰制作技艺区级非遗传承人余和星创作的以银饰为载体的安顺地戏脸谱吊坠、手镯、戒指、手串等全系列产品,无穷的传统韵味中透着现代时尚审美,吸引了众多人群购买收藏。
此外,很多屯堡银匠为了满足现代人需求,开发了银碗筷、银勺、银杯、银壶、银吊坠、车挂等饰品,深受消费者欢迎。
屯堡银饰制作技艺,不仅作为中华民族传统工艺瑰宝之一,还饱含着屯堡银匠丰富的思想感情与一份岁月坚守的情怀。在机器生产越来越普遍的当下,屯堡银饰的匠人们仍坚持纯手工制作,在指尖流转间,用手的温度凝结银的品质,用心的灵巧融合民族的历史,只为了更好地守护、传承与创新。(胡典 桂传念)
BuYi Tradition 网宣办 选自网络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