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网讯 2024年以来,化资源和生态优势,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成功举办了系列旅游活动,打造“三交”平台、促进“三交”互动、扩大“三交”影响,有效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取得了显著成效。
突出文化特色,打造“三交”平台
黔南州通过深入挖掘区域民族传统文化,在蛇年春节期间推出了一系列特色旅游产品。统筹开展“村晚”系列活动,充分展示区域民族歌舞、服饰、饮食等文化,促进各族群众交流互动。采取在非遗工坊,提供游客参与蜡染、刺绣、剪纸、编制等传统手工技艺,游客在旅游体验中感受传统春节文化魅力,不断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感。用好东西部协作机制,服务好各族群众外出务工促进交往交流交融。春节期间,黔南州12县(市)共举办蛇年传统春节文化旅游活动507场次,参与群众达80.22万人次。初步统计,仅都匀市、荔波县、平塘县、三都县等4个县(市)春节假期工接待游客92.85万人次,旅游总花费超7.5亿元。黔南州530余名务工人员乘坐返岗务工专列,共赴广州“春天之约”。
创新旅游形式,促进“三交”互动
黔南州春节期间推出“民族团结号”旅游专列、打造特色民宿、建设示范点等多种旅游形式,促进各族游客互动,方便游客出行,增进交流,让游客融入当地居民同吃同住,体验传统文化生活,展示黔南州民族团结进步成果,持续营造团结进步主旋律良好氛围。春节期间,黔南州700多家独具特色的民宿全面营业,在展现黔南旅游魅力的同时,带动百姓吃上了“旅游饭”,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丰收。
强化宣传推广,扩大“三交”影响
黔南州通过利用传统媒体、新媒体、主流媒体等多渠道宣传,提升活动影响力,利用短视频、直播等方式,扩大活动传播范围,邀请中央及省级媒体进行报道,吸引更多游客来“黔”观光旅游,提升活动知名度,扩大黔南“三交”影响力。春节期间,央视《新闻直播间》、CCTV3频道、新华社、人民日报分别播出《毛南族群众手工制作“萌蛇”贺新春》《福泉仙桥村群众摆起长桌宴喜迎八方来客》《贵州都匀:共享团圆宴迎接幸福年》等,展示都匀石板街、都匀秦汉影视城、都匀毛尖茶非遗技艺、布依族蓝靛染织非遗技艺、中国天眼、平塘特大桥等特色景区及人文,展现黔南各族群众赶制“萌蛇”玩偶,将美好的新春祝福带到全国各地,进一步提升了黔南州“三交”品牌影响力。(黔南州委统战部 黔南州民宗委)
BuYi Tradition 网络宣传办公室 选自网络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