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北京大街西历史文化街区空·美术馆内,排队观看“安迪·沃霍尔:镜像与裂变”展的观众绵延数十米,波普艺术的强烈色彩映照着斑驳的砖墙。
“没想到在历史建筑里看现代艺术展这么有感觉!”吉林艺术学院王蕊同学举起手机,将彩色玻璃窗与沃霍尔的画作框入同一个镜头。
这个长春首个正式运营的历史文化街区,正成为观察城市更新的一扇窗口。“五一”期间,街区以“春京西戏剧节”创下57万人次客流记录。日均10万人次的数据背后,是26栋老建筑“修旧如旧、活化利用”的生动实践。
建筑凝固的百年城市年轮
北京大街西历史文化街区是长春传统建筑保留最集中、风貌肌理保存最完整的历史街区之一。26栋历史建筑群(17栋修缮原貌、9栋新建)以折中主义与兴亚式建筑风格,凝固了自1907年“怀德街”以来长春从铁路附属地到现代都市的百年成长轨迹。
2022年,长春市宽城区开始着力打造北京大街西历史文化街区,对该区域进行集中修缮和改造。在保留街区传统肌理和历史建筑基础上,经过保护性修缮,通过“艺术+生活”的创新理念,迅速成为长春文旅的热点新地标。
长春文旅集团北京大街西历史文化街区负责人姜洁介绍,运营团队坚持“文化艺术+现代生活”定位,通过百年建筑与新兴业态的结合,推动本土化、国际化、专业化和生活化,打造文旅融合的场景空间业态产品。
城市老场景里的新生活样本
午后北京大街西历史文化街区A区广场飘来咖啡香,咖啡馆限定特调吸引年轻人打卡。在这里,既有博大东方美术馆、张伯驹纪念馆等艺术殿堂,也有灵境研究院VR元宇宙馆、奇梦剧场等先锋空间,还有向北书店、邮局咖啡等特色业态,形成了“艺美学、深阅读、慢生活”三位一体的沉浸式消费场景。
街区创新采用“黄金三角”运营模型,通过文化内容生产、空间场景运营与流量共享机制,将历史街区转化为城市记忆生产线。主理人生态计划吸引百余个品牌入驻,实现了“老场景新生、新业态传承”的有机更新。
城市文脉的创新表达
在长春人民大街,始建于1933年的丰乐剧场正在进行保护性修缮,未来将恢复演艺功能。不远处,东本愿寺旧址将变身为"杉·美术馆",门前配套建设"口袋公园"。
这种老建筑更新理念正在长春遍地开花。新民大街改造工程中,规划将氢能列车延伸至历史建筑群,同时引入网红咖啡馆、文创小店等新业态。当这条历史文化名街区以全新面貌亮相时,长春将向世界证明:老建筑作为文化生产现场,能为城市更新注入持续活力。
站在北京大街西历史文化街区远眺,百年建筑群中艺术展览、戏剧演出、文创市集交织出蓬勃生机。这生动诠释了长春的城市更新理念:历史不是沉重的包袱,而是奔向未来的起跑线。
在吉林,建筑不仅守住了历史形貌,更延续了城市文脉的灵魂。
成都渝双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网络宣传办选自网络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