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的增长,我国人民消费能力的提高,春节以出境旅游方式过节在最近几年猛增。去日本买电饭煲、陶瓷刀、吹风机、马桶盖电动牙刷这类产品成为时尚,甚至无“饭煲就没有到过日本”。中国游客在海外一掷千金的时候,我们可能只能买到商品,而不是买到了品味,别把品味给了奢华,让空洞无止的消费来遮掩教养的匮乏。消费不仅是简单的货物商品的交接,还在不经意间透露着消费者的价值观和个人修养。
造成这种现象,一部分原因是少部分新富人价值取向有问题,但是更重要的是因为国内产品质量和信誉不尽如人意。对国内产品不自信。中国不仅是食品问题突出,日用品也一样,反面报道多、缺乏人性化设计;对新鲜事物的心理追求,撑个人面子,出国购物方便、比国产同类产品高、更加显得“洋气”,教育该反省,企业更该反省,研发人员应该多关心老百姓的需求,为什么我们造不出这样的产品。买外国货更多的透露出我们国产品的不足,所以买外国货“不洋气”。这样说是“长他人志气,买自己威风”吗?当然不是!我们应该向别人学习先进的东西,像鲁迅先生一样“拿来主义”,结合中华民族自身的东西,取长补短。近代有多少伟人为“中国之崛起”到国外学习陷进知识,回国报效祖国的啊!
说到底还是教育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调查显示扣除教科书,中国平均没人一年读书不到一本,最多的是犹太人平均每人一年读书64本,而日本也达到三人均每年8.5本。我们暂且不去讨论调查数据的来源是否真实和方法论的问题,也不去说民族孰优孰劣的问题,我们的确缺少教育。我们的传统教育是些填鸭式学习、无止境的题海战术和各种考试,当我们脱离学校工作时又是各种题海和考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就没有动力,使得我们觉得学习是枯燥的、无味的、有目的的、甚至是痛苦的,让我们缺乏学习的兴趣和习惯。古有云:“读书破万卷,行万里路”,不读书学习破万卷,怎么行万里路?我们应该善于看书、善于学习,开券有益,学习别人的长处,发现我们的不足,取长补短。(文/洪小勇 网络媒体著名时政评论家)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