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老河口市南部新城路网建设和“一区两城市”战略的实施,市道路运输行业作为全市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助推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目前,全市货物运输主要以粮油、水泥、砂石、棉纱为主,2014年年货运周转量317956万吨公里,同比增长1.005%。
但通过我们政协委员调研发现,道路运输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矛盾,具体情况如下:
一是供需不对应,客运运力、线路配置不尽合理问题。全市共有客运线路61条,其中,跨省线路19条、跨地(市)线路9条、跨县线路11条、县内线路33条(城关至乡镇线路11条、乡村线路22条),2014年完成旅客周转量147902万人公里,同比增长1.008%。由于农村客运运力缺乏,专业运输车辆不足,加上车辆更新缓慢,适合物流、配送、甩挂运输的货车发展滞后,导致“热线过热,冷热过冷”问题。这些亟需准确定位,加强线路调控,否则无法保持高效运转,提升运输效益水平。
二是道路运输经营主体小、散、弱,组织化程度较低,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水平不够高。全市现有营运货车2086台16083吨,其中:普通货车1909台15125吨,危险品运输车辆42台794吨;简易及农用运输车辆135台164吨。可是,由于运输服务质量还不能完全适应多样化、多层次的运输需求,安全生产压力很大,导致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水平不够高问题。
三是农村客运经营效益差,客车开得通留不住。目前,全市现有营运客车171台6062座(其中:高级车97台、中级车59台、普客15台),出租汽车100辆,城市公交车70辆;汽车客运站9个(其中二级客运站1个,三级客运站1个,五级站7个),候车棚130个,招呼站534个、城市公交港湾式站台30个、城市公交站点86个。一方面,洪城门转盘、三环路口、乡镇进城路口等处黑出租车喊客、拼客时有发生,异地经营出租车、随时随地载客经营等违法违规经营行为严重扰乱运输市场秩序。另一方面,由于有些行政村面积较大、人口分布散,人口流动小且分散,以至于运输需求带有明显的季节性和不确定性,都会出现高投入、低回报甚至亏损的现象。最终,经营者会因农村运输成本高,没有效益或效益很低,导致开得通留不住问题。
二、对策与建议
第一,加快构建综合运输体系,逐步建成便捷高效、安全绿色的交通运输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一是建议政府有关部门积极争取地方支持与投入,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吸收民营资本、社会资金投资站场基础设施,重点扶持公共物流站场、重点企业物流站场以及农村货运站场建设,逐步构建层次清晰、功能完善、衔接顺畅的交通物流站场节点体系。二是建议政府有关部门要引导、鼓励一批中小企业通过连锁、合并、重组、兼并和共享经营网点资源等方式实现资源整合,开展网络化、集约化经营;规范货运中介经营行为,推进货运中介向现代物流服务商转变。三是引导规模化企业积极应用现货现代物流技术、采用集装单元、货物跟踪、自动分拣、立体仓库、物联网等先进技术,优化运输资源配置,提高车辆量程利用率和实载率,提高物流组织的自动化程度和动态监控能力,实现企业内部管理优化和服务升级。提高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强化与相关领域信息标准的对接。推动物流企业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信息标准统一和系统对接,提高供应链一体化服务能力。四是积极支持农村物流发展。统筹交通、商务、供销、邮政等农村物流资源,探索本辖区县、乡、村级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在地方政府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农村邮政物流发展的意见,大力发展农是村邮政物流。加大对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和信息网络建设的支持力度的大好时机,选择1-2个乡镇、村作为农村物流示范点,逐步培育农村物流市场主体。总之,要通过上述措施,积聚各种物流资源,实现物流信息互联、互通,解决“有车无市、有货无车”等市场自由发展的困境。
第二,巩固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成果,进一步加快完成全市城乡客运公交化、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步伐。一方面,要继续坚持大公交理念,把公交规划置于全市总规的大框架内科学谋划,规划要与“丹河谷”组群发展战略规划、与河口城镇化发展、与河口新农村建设暨城乡一体化发展需求相匹配。同时,要着力在“丹河谷”组合型城市建设,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战略规划上,探索开辟河口-丹江城际公交线路;着力向新区、组团辐射,加快城市新区公交基础设施、线路、站点的布局,覆盖南部新城新区主干道,打造全市良好的公交环境;着力在建设统一公交车停车场、停靠站点,在车辆、线路、站点的布局上,做好乡镇、区域与组团间的有机衔接,实现公交客运资源无缝隙覆盖。另一方面,政府及交通管理部门给予城乡公交相关支持,让其真正享受城市公交补贴、扶持等相关政策,企业应积极改善运力结构和服务水平,要开得通,留得住,让经营者得到实惠。此外,还要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基础上,推进镇村、村村客运公交化运营及线路优化,通过延伸通镇、乡、村公交线路、增加公交班线密度,实现农村公交通村全覆盖,真正实现城市、城镇、乡村一体化的公交网络新格局,让广大城乡群众得到实惠。
第三,因地制宜,站场建设向一体化综合客运站转型。对即将竣工完成的高速客运站,建议政府及行业管理部门进一步给予政策、环境、服务等各方面的支持,鼓励企业放眼长远、合理配置、提高核心动力,规模化发展。依托现有经营主体独立统一的优势,加快提升城乡公交、城市公交、城际公交和拓展,全力推进集维修服务、汽车租赁、旅游直通、物流快递、快餐住宿、加油加气为一体的汽车站一体化综合利用。另外,建议严格车辆动态监管,建立健全营运车辆动态监管机制,全面落实安全责任,打牢安全管理基础。总之,要通过上述措施,努力做到功能性、经济性、行业性的统一,与河口建设规划相协调,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全面协调发展。(文/张香玉 范燕 张俊杰 网络媒体著名时政评论家)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