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商崛起及“互联网+”的新时代,从事地方经济统战工作的同志,常困惑于电商快速发育对传统商业模式的冲击和影响,特别是一些民营企业和市场组团出现生意不好人气不旺,一些担当党和政府联系社会各界的桥梁纽带部门,面对市场萧条和民营企业生存困境的叫苦之声,应如何作答?这是一个敏感的问题。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国家的经济战略性鼓励电商平台的发展,同样是促进市场和企业转型升级的“催化剂”和"强心针”,作为地方宣传统战工作者,我们不能苟同一些人评说国家鼓励电商快速发育是社会经济管理的严重失误的观点。
有人说英国政府和企业家不是傻瓜,它们建几个电商平台易如反掌,但为什么不做?政府限制,企业家也很明智。因为英国政府知道,一个商业小店铺,背后就是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摧毁了它们的生存环境,那是社会的灾难。
其实,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时代,我们中国人更应该看到,商业除了保持原有传统运营模式的基本规律,更应当看到国家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才是民族崛起的根魂所在。如果我们的民族没有创新力,就没有发展力,更甭说战斗力?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在经济统战中,正确引导市场和民营企业抱团取暖共度经济下行的难关,让他们看到希望和信心;另一方面要鼓励市场和企业向特色化转型,参与世界商业竞争,拉响若要走的更远就必须与众不同的集结号。第三,是正确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到“互联网+"的营销模式。四是广泛宣传,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全国各大中小城市包括二线三线城市,包括城乡结合部,都会有这样那样的商街和商圈,有人担忧电商的发展会导致“街上无人商铺关门”的现象,我想,这是杞人忧天。 因为,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传统的买卖商品在任何时代都会存在。只要我们在经济统战中注重把握正确导向,在电商培育中重视传统商业与电商平台的互动发展,我们的公众除了网上购物同样会被吸引到大街上去。就其原因,任何一个城市生活共同体,人们不会总是猫在家里上网购物,或是拿着手机埋头走路,还要享受城市生活的自由空气和社区精神文明活动带来的人文关怀"福利”。比如城市商街的路演,社区文艺队组织的"坝坝健身舞”,等等,这些现象永远不可能出现大街空旷无人。 根本理由,就算电商时代的到来,人们还是会一家、两家店铺的去寻找,为了购买一件满意衣服很可能发生远超过一件衣服价值的“随机消费”。比如,夫妻两个人逛街,可能产生餐饮消费,可能一起看一次电影,如果有孩子,他们还可能为孩子买些“过去根本没想去买的东西”。而且,市民这样的逛街行为,使得一个城市产生了巨大的活力,它是重要的城市景观。所以笔者认为,电商和传统商业之间是共生共荣的关系,同样是发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形势所需,缺一不可。
综上,我们如何避免在电商的冲击之下大量商业破产倒闭。我认为,商业街区特色化引领才是重点,唯有通过创新发展,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理想信念,坚定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坚定对自身企业发展的信心,坚定对社会的信誉,积极想办法,找出路,坚持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城市商业的灯光在电商时代永远不会熄灭。(文/陈虹延 网络媒体著名时政评论家)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