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2016年全国政策咨询工作会议在上海召开,会议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2016年政策咨询工作需要重点关注和深入研究哪些方面的问题?《经济日报》记者针对其中的热点话题采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
增强供给对需求适应性
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主要表现为供给不能根据需求的重大变化作出及时调整
记者:中央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请问如何正确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李伟:随着外部需求收缩和国内传统消费需求饱和,我国大量传统产业出现严重产能过剩,存量供给远远超过市场需求。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人民对各类消费需求的性价比、安全、质量等要求明显提高,而消费品供给规模有余而品质不足。随着消费升级明显加快,日益向个性化、高端化、服务化发展,新的需求很多,但有效供给却跟不上。
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政策倾向主张对外开放、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减少干预、降低税收,在制度上减少限制,注重结构调整,关注中长期目标;需求侧政策倾向主张实施财政和货币政策、增加公共品供给、扩大需求、政府干预,在制度上加强对经济的管制,更注重总量调整,关注中短期目标。
就我国当前而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解决供需矛盾和结构失衡的重要抓手和切入点;但是,也要注意不要把供给侧改革泛化,要把供给侧体制机制改革的重点与相配套的政策调整区别开来,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内涵区别开来,与具体产品的升级换代区别开来。具体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通过着力推动供给侧的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产品创新提质,增强供给对需求变动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今年的重点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既包括体制机制改革内容,也包括很多政策调整内容。
国际经济走势变数加大
我国要把握好资本账户开放节奏,实现人民币汇率有序调整,稳定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信心
记者:2015年,发达经济体总体继续好转,而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持续减速。如何看待2016年国际经济走势?
李伟:2016年国际经济走势变数加大。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初步统计,2015年发达经济体的增速从上年的1.8%提高到2%,为连续第二年提高,而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则从4.4%下降到4%,为连续第五年减速。受此影响,预计全球经济增速从2014年的3.3%下降到2015年的3.1%。按实际贸易量统计,2015年发达经济体的进口增速从2014年的3.4%提高到3.8%,发展中国家则从2014年的4.5%下滑到1.5%。在跨境投资方面同样出现两极分化。发达国家吸收的外资同比增长90%,而发展中国家仅增长5%。据世界银行最新预测,2015年全球经济增长2.4%,2016年增速将小幅回升至2.9%,但低于去年6月的预测值。
在这样的外部环境之下,中国外贸出口也下降了1.8%,但在22个主要出口国当中,降幅是最小的,这意味着中国的国际市场份额进一步提高。在利用外资方面,中国2015年实际利用外资额达到1260亿美元,同比增长5.6%,增速比2014年的1.7%有明显提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制造业的利用外资金额在连续三年下降之后,2015年只微跌1%。这些情况充分表明,中国商品在总体上仍然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仍然被国际投资者看好。2016年我国要把握好资本账户开放的节奏,实现人民币汇率的有序调整,稳定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信心,这有助于稳定我国宏观经济基本面。
随着去杠杆、去产能等工作的推进,商业银行经营环境将更加严峻,风险有可能更为集中
记者:金融风险是今明两年风险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金融领域值得关注的风险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
李伟:一是银行体系风险压力巨大。实体经济杠杆率仍在大幅上升。今明两年,随着“去杠杆”“去产能” “去库存”的推进,商业银行经营环境将更加严峻,风险有可能更为集中。
二是外汇市场和跨境资金流动风险不容小觑。今年影响人民币汇率波动和资本流出的因素依然存在:一方面,中美经济周期不同步可能导致资本继续回流美国;另一方面,境内主体资产全球化配置趋势也越发明显,企业海外投资步伐加快也将加大资本流出压力。
三是民间金融风险快速上升。民间金融涉众性强、地域范围广、风险积聚快,极易引发社会稳定风险,同时也加大了向正规金融体系传导的可能性。
四是跨市场、跨行业的交叉风险是风险防范中的难点。随着金融综合经营不断推进以及金融市场联系日益紧密,风险极易在不同市场、行业以及机构间传递,引发连锁反应和叠加冲击。
(经济日报记者 祝惠春)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