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篇题为“别让华为跑了”的文章在朋友圈热传。文章大意是说,华为终端公司去年已成东莞第一纳税大户,华为未来的发展重心可能会从深圳迁到东莞,深圳对此要高度重视。尽管华为公司回应称没有将总部搬离深圳的计划,但这篇文章仍是有价值的,至少它能激起人们对于一座城市如何留住企业的思考。(《人民网》,5月26日)
大企业的成长修炼,离不开自身因素,更离不开生长的环境。企业逐利,全球化投资的企业为了保持、提高全球竞争力,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就迫使企业的战略布局不得不一直处于动态调整中。作为一个劳动密集型大企业,华为要保持、提高竞争力,控制运营成本、迎合市场经济发展趋势就是华为永不停歇的研究课题。尽管华为公司回应其没有将总部搬离深圳的计划,但高涨的房地产抬高的运营成本压力让华为越来越“不适宜”深圳的发展环境,产业专业是唯一的出路。基于企业文化的考虑,华为总部可能不会搬离,但是产业转移已是必然。当越来越多的业务迁往他处,总部却越来越“瘦”,地方政府所看重的GDP和税收将越来越少。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地方政府要想“圈养”在全球布点的“壮牛”,妄图让其拉动经济增长,这本身就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相矛盾,也是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不合理规划。从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不难看出,大制造业在经历上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的两次大迁徙后,随着市场的自然选择、企业的合理布局,第三次大迁徙的趋势已不可扭转。而区域经济要向好发展,需择优引入企业和项目,实现地方经济发展和企业效益的双赢,企业追求市场经济规律的经营行为要得到尊重,区域经济发展也不应只着眼于当前的“金主”,否则即使再强壮的“牛”也可能出现“水土不服”。
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期,新一届中央政府成立以来,为增强企业活力,把简政放权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和转变政府职能的“当头炮”。拿一个比喻来形容,政府行为与企业经营活动之间的关系就如同交通警察和司机的关系——政府的职责在于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提供服务和监督,企业在政府的监督下获取最大利润。
该来的会来,该走的留不住。追逐利润是企业的本性,是避免淘汰、维系生存和寻求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企业存在的根本目的。所以,地方政府要挽留企业必须建立在满足企业追逐利润的基础上,留下该留的,吸引能“落地生花”的。(绵阳市北川县安昌镇人民政府李德林)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