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课题中,金融改革的战略重要性和实践必要性不言而喻。因此,下好金融改革这个“先手棋”就是推进经济平稳发展的关键一环。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尽快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护的股票市场,抓紧研究提出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方案;加快推进银行体系改革,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加快发展绿色金融。”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现状来看,金融改革的走向依然是“稳字为先”、“灵活为辅”。笔者认为,写好当前金融改革这篇大文章重在打牢三股“强心剂”。
继续保持稳健货币政策。如果说金融行业是经济学的重中之重,那么货币政策就是金融行业的核心话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强调:“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为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降低融资成本,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和社会融资总量适度增长。”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而且面临巨大的国际金融挑战,对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国际呼声”持续发酵,尤其是美国或将进入加息周期对人民币产生的消极影响。因此,一方面,要继续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实体经济的稳定发展;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人民币自身的“活动空间”,推动稳增长与控风险、降杠杆的协调统一,以人民币的健康发展为中国经济改革保驾护航。
不断推进金融体制改革。************指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着经济健康发展。”加快推进金融体制改革是保持金融行业稳步发展的“神来之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强调:“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尽快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护的股票市场,抓紧研究提出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方案。”因此,要打破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的传统金融总体结构,构建完善的资本市场制度,适当提升直接融资比例。此外,有效化解过剩产能也是优化金融结构的“重要法宝”。因此,要通过完善基础制度、发展股票市场、优化投资环境等手段来激励企业兼并重组,加快出清传统行业,从而推动过剩产能的高效化解。
提升预防风险可控能力。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无论是国际金融危机雾霾还没消散,还是E租宝、股市动荡、“质疑6.9%”等国内金融风险事件曝出,这些现象的出现给我们敲响了预防经济风险的“大警钟”。不可否认,今后5年可能是我国发展面临的各方面风险不断积累甚至集中显露的时期。因此,“我们必须把防风险摆在突出位置,‘图之于未萌,虑之于未有’,力争不出现重大风险或在出现重大风险时扛得住、过得去。”因此,要有预判前瞻性,加强对各种风险源的调查研判,提高动态监测、实时预警能力,推进风险防控工作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在实际监测与预判中,一方面,要高度警惕境内外唱衰中国经济和交融改革的悲观论调,强化科学的舆论导向;另一方面,要密切注意防范股市、债市、汇市、楼市等“经济因素”的交互影响,以及由此带来的恶性循环。(重庆市北碚区澄江镇人民政府)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