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审计署发布第二季度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跟踪审计结果,抽查的59个贫困县中,12个县财政资金统筹盘活不到位、项目推进缓慢,导致6226.11万元资金结存1年以上,其中5585.07万元结存2年以上。(人民日报 9月10日)
扶贫资金,指国家为改善贫困地区生产和生活条件,提高贫困人口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而设立的财政专项资金。是一项惠及全国广大贫困群众的民生工程,更是贫困群众的“生命线”“救命钱”。每一笔扶贫资金,都能切实解决贫困群众各式各样的难题:保证危房改造顺利开展,保障子女按时入学,确保产业发展先期投入……然而,在脱贫攻坚进入冲刺阶段的今天,仍有少数地方存在扶贫资金“睡大觉”情况,既是资源的极大浪费,也让扶贫政策打了折扣,影响贫困群众脱贫信心。
扶贫资金闲置,既有制度原因,也有人为因素。笔者认为,唤醒扶贫资金,重在对症下药,既要健全完善上层制度,也需解决人的问题。
强化责任担当,“敢花”扶贫资金。近年来,扶贫资金成为党中央整治“微腐败”重点,加上贫困群众普遍年龄偏大、能力弱,导致扶贫资金生效慢、效益低、易出错。少数干部怕担责、惧风险,扶贫资金一时成为“烫手山芋”,无人愿意接手,致使大量扶贫资金长期闲置。精准扶贫中,地方政府应逐级压实责任,强化责任担当,严惩不作为、慢作为,形成长效警示机制,督促干部“敢花”扶贫资金,才能发挥好扶贫资金“兜底”作用。
科学统筹规划,“消化”扶贫资金。少数地方把扶贫资金当作“奶酪”“蛋糕”“唐僧肉”,不切实际、不计后果地争项目、抢资金,意图用钱砸出一个“脱贫奔康”。奈何扶贫资金条条框框众多,加之自身配套能力不足,导致“消化不良”。扶贫资金的使用旨在“精准”,需切合实际。地方政府应多些接地气的调研,多些科学的论证与统筹,精准发力,避免“面子工程”的“多”,把握住困难群众关心的“实”,才能把扶贫资金“消化”,才能为贫困群众精准输送“营养”。
强化制度保障,“花好”扶贫资金。扶贫资金“不好花”是基层扶贫工作的“老大难”,既要满足上级“条框式”的严苛要求,又要保证扶贫资金落地开花,形成实效,还得让贫困群众满意,经常使得地方政府“上下难看”“里外不是人”。“花好”扶贫资金,就是要把资金花在关键处、实效处。需加大制度改革力度,破除资金使用障碍,给基层更多自主权;整合资金,出台切实可行的操作办法,让基层有目标,明方向;推进政务公开,实行全民监督,保证扶贫资金使用到位;用好执纪问责,形成利剑高悬之势,保障扶贫资金不少一厘。
“脱贫奔康”路上,扶贫资金拨付犹如雪中之炭,需及时按量发放到群众手中,莫等群众过完“寒冬”,再“锦上添花”。(郑国雄 四川省合江县凤鸣镇)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