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经网 Sccsbbs.Com-媒体聚合门户·谈论影响中国
  • 首页
  • 中国故事
    •    北京故事       川渝故事       云南故事       浙江故事       企业故事       余刚讲酒故事   
  • 中国收藏
    •    鄢宏如讲古瓷       名家作品赏析       发雕发明家黄鑫   
  • 中国歌曲
    •    中国歌唱家       著名歌唱家汇   
  • 名人
    •    周德文经济理论       黄怡竞       郭喜林       蒲裕敏       吴烈       沈宏胜       全球征文       肖炎方       名人汇   
  • 黄晨灏文集
  • 文旅
    •    现代作家       旅游   
  • 社科
    • 法制
  • 华商走世界
    •    浙商走世界       川商走世界   
  • 经济
    • 科技
  • 企业
    •    康安诺股份   
  • 医疗保健
    •    冯端容讲养老故事       福美生物       新渔故事   
首页 > 医疗保健 > 新渔故事 >

我国慢性病防治有成效 识别干预亟待加强

2022-06-23 | 来源:新渔生物
小字号

慢性病综合防控是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点。国家卫生健康委近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显示,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疾病和健康危险因素监测网络,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从2015年的18.5%下降至2021年的15.3%……我国慢性病防治稳步推进。与此同时,慢性病增长和蔓延势头不容小觑,识别干预亟待加强。

我国慢性病防治稳步推进有成效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又称慢性病,是指病情持续时间长、发展缓慢的疾病。慢性病分为4个主要类型: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

“慢性病是影响我国人民群众健康的主要疾病。过去十年,我国累计建成488个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吴良有说,在慢性病的早防早筛早诊早治方面,依托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目前我国每年向400多万高发地区居民提供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等早期筛查干预惠民服务。

世界卫生组织将发生在30到70岁的死亡定义为“过早死亡”,因慢性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水平是评价一个国家和地区慢性病预防控制水平的重要指标。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从2015年的18.5%下降至2021年的15.3%,下降超3个百分点,降幅达17.3%,年均降幅接近全球平均降幅的3倍。

慢性病增长和蔓延势头不容小觑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饮食结构发生变化,慢性病由于其发病率、死亡率高,知晓率、控制率低和疾病经济负担重等特点,已成为威胁我国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全国第六次卫生服务统计调查专题报告》显示,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等重大慢性病占我国疾病经济负担超90%,我国55岁至64岁人群慢性病患病率达48.4%,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发病率达62.3%。

随着慢性病患者的基数不断扩大,我国因慢性病死亡比例也有所增加。《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2019年我国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88.5%,与2015年相比有所上升。慢性病防控工作仍面临较大挑战。

提升慢性病识别干预 突出“防”字

《“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提出,“强化慢性病综合防控和伤害预防干预”“提高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重大慢性病综合防治能力”“推进‘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共管”等,在国家战略层面为慢性病防控做出指引。目前,我国已将实施慢性病综合防控战略纳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降低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有关专家表示,推动预防关口前移,能够大大减少慢性病的发生和发展。既从源头上控制重大疾病,做到使人民更健康,又令医疗卫生服务更从容有效,是最经济、有效的健康策略。

慢性病可防可控,加强慢性病防治是个人、家庭、社会、政府共同的责任。面对防治慢性病的挑战,需要发动全社会的力量,加强慢性病识别干预,尽快扭转慢性病高发态势,推进实现全民健康。

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国家卫生健康委将以推进“健康中国行动”为重点,持续坚持预防为主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突出“防”字,强化政府、社会和个人责任,积极有效应对当前突出的慢性病问题。

(来源:新华网 作者:顾天成) 

选自新渔生物微信公众号

四川新渔现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网络宣传办公室

(责编:蒲裕敏)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

相关新闻
  • 诺奖得主称呼吸道疾病有望被人类消灭
  • 让更多老年人安享健康幸福晚年——十年来我国
  • 保障群众获得高质量、能负担的医药服务
  • 中国已实现重点地方病控制消除阶段性目标
  • 民众呼唤中医振兴
  • 党的十八大以来,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
  • 凉意渐浓,您的养生清单该上新了
  • 不吃早餐或影响儿童心理健康
  • 我国已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1455项
  • 泰康人寿、华西医院康复中心与新渔生物探讨合
热门排行
  • 1中医教你如何正确养胃
  • 2依法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 3最适合中国人的健康时间表来了
  • 4网售处方药开闸,用甘泉滋养医疗民生
  • 5怎么提高自己的免疫功能
  • 6饮食养生大有讲究 应牢记这6个饮食原则!
  • 7不给医药产品“带金销售”留空间(无影灯)
  • 8普通感冒≠流感
  • 9世界心脏日:警惕!这些是心脏发出的“求救
  • 10臧美孚:缝好最后一针

关于儒经网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红墙信息 | 备案号:蜀ICP备16001277号-1

评论员投稿邮箱: 儒经网 黄晨灏< 499109669@qq.com >

儒 经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6-2025 by www.sccs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