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经网 Sccsbbs.Com-媒体聚合门户·谈论影响中国
  • 首页
  • 中国故事
    •    北京故事       川渝故事       云南故事       浙江故事       企业故事       余刚讲酒故事   
  • 中国收藏
    •    鄢宏如讲古瓷       名家作品赏析       发雕发明家黄鑫   
  • 中国歌曲
    •    中国歌唱家       著名歌唱家汇   
  • 名人
    •    周德文经济理论       黄怡竞       郭喜林       蒲裕敏       吴烈       沈宏胜       全球征文       肖炎方       名人汇   
  • 黄晨灏文集
  • 文旅
    •    现代作家       旅游   
  • 社科
    • 法制
  • 华商走世界
    •    浙商走世界       川商走世界   
  • 经济
    • 科技
  • 企业
    •    康安诺股份   
  • 医疗保健
    •    冯端容讲养老故事       福美生物       新渔故事   
首页 > 医疗保健 > 新渔故事 >

女人气色不好的原因,中医药调气色很有优势

2022-06-26 | 来源:新渔生物
小字号

好气色能给女性增添光彩与魅力,然而现实是很多女性都有面色晦暗、萎黄、无光泽甚至长斑等问题。于是,买昂贵的化妆品、花重金美容,效果却一般。其实,从中医角度看,女人气色不好原因有很多,中医药调气色很有优势。

女子以血为本,以气为用,气血对女性健康意义重大。中医认为,血生于脾,藏于肝,主于心,内营脏腑,外养皮肤;气有行血、化血、载血的功能,气虚则血亏,气滞则血瘀,气陷则血脱,只有气血活动正常,女人才能呈现美丽容颜。五脏的功能和气血生成与正常运行密切相关,关系最紧密的是肝、脾、肾。

肝是气血升降的枢机,肝藏血,主疏泄,肝气调畅,血脉循环正常,则气血足;肝失条达,气机郁结,郁久化火,灼伤阴血,血行不畅,可致颜面气血失和。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正常运化,体内气血则充盈。脾气虚弱,运化失健,不能化生精微,则气血不能润泽于颜面。人体之精藏于肾,随着年龄增加,肾中精气也在不断减少,体现在女人的脸上,表现为气色晦暗或长斑等。所以,女人若想青春常驻、保持好气色,就要疏肝解郁、补气养血、健脾祛湿。

对于女性脸上长斑问题,可在医生指导下尝试以下方法解决。

肝郁血瘀证。可见面部对称性褐色斑片,常见于性情急躁、易发脾气的女性,生气后自觉胸胁乳房胀痛,同时伴有月经不调、痛经。治疗上常用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消斑的方药,可用逍遥散加减或柴胡疏肝散等,中成药可选择逍遥丸或血府逐瘀口服液。

脾虚湿蕴证。表现为面色灰褐,如附一层尘土,伴纳呆(吃不下饭)、神疲乏力、月经质稀色淡、白带量多、舌胖大有齿痕。应健脾益气、祛湿消斑,可选参苓白术散加减,中成药可选用归脾丸等。

肝肾阴虚证。面上斑色为黑褐色,面色晦暗,伴有肝肾阴虚的表现,比如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失眠健忘、五心烦热、舌红苔少等,治疗应补益肝肾、滋阴降火,可用知柏地黄丸、六味地黄丸。

女性要想气色好,除了中药调理,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饮食均衡。一日三餐按时吃饭,不要暴饮暴食。合理摄入碳水化合物、蛋白、脂肪、膳食纤维。多吃粗纤维食物,促进胃肠蠕动,保持大便通畅,有利于清肠排毒,养出好气色。

坚持运动。每天有氧运动半小时,跑步、游泳、瑜伽都是不错的选择。运动可加快血液循环,提高代谢,促进毒素排出,脸色自然变得好起来。

情绪管理。遇事心胸要豁达,不钻牛角尖,不生闷气,学会表达和沟通,保持肝气舒畅。

不要熬夜。熬夜的人经常有黑眼圈、面色蜡黄等问题,熬夜会导致身体阴阳失衡,免疫力降低。建议大家平时要保证睡眠时间和质量。

(作者:辛辉 张婕 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 )

选自新渔生物微信公众号

四川新渔现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网络宣传办公室

(责编:蒲裕敏)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

相关新闻
  • 诺奖得主称呼吸道疾病有望被人类消灭
  • 让更多老年人安享健康幸福晚年——十年来我国
  • 保障群众获得高质量、能负担的医药服务
  • 中国已实现重点地方病控制消除阶段性目标
  • 民众呼唤中医振兴
  • 党的十八大以来,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
  • 凉意渐浓,您的养生清单该上新了
  • 不吃早餐或影响儿童心理健康
  • 我国已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1455项
  • 泰康人寿、华西医院康复中心与新渔生物探讨合
热门排行
  • 1中医教你如何正确养胃
  • 2依法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 3最适合中国人的健康时间表来了
  • 4网售处方药开闸,用甘泉滋养医疗民生
  • 5怎么提高自己的免疫功能
  • 6饮食养生大有讲究 应牢记这6个饮食原则!
  • 7不给医药产品“带金销售”留空间(无影灯)
  • 8普通感冒≠流感
  • 9世界心脏日:警惕!这些是心脏发出的“求救
  • 10臧美孚:缝好最后一针

关于儒经网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红墙信息 | 备案号:蜀ICP备16001277号-1

评论员投稿邮箱: 儒经网 黄晨灏< 499109669@qq.com >

儒 经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6-2025 by www.sccs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