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经网 Sccsbbs.Com-媒体聚合门户·谈论影响中国
  • 首页
  • 中国故事
    •    北京故事       川渝故事       云南故事       浙江故事       企业故事       余刚讲酒故事   
  • 中国收藏
    •    鄢宏如讲古瓷       名家作品赏析       发雕发明家黄鑫   
  • 中国歌曲
    •    中国歌唱家       著名歌唱家汇   
  • 名人
    •    周德文经济理论       黄怡竞       郭喜林       蒲裕敏       吴烈       沈宏胜       全球征文       肖炎方       名人汇   
  • 黄晨灏文集
  • 文旅
    •    现代作家       旅游   
  • 社科
    • 法制
  • 华商走世界
    •    浙商走世界       川商走世界   
  • 经济
    • 科技
  • 企业
    •    康安诺股份   
  • 医疗保健
    •    冯端容讲养老故事       福美生物       新渔故事   
首页 > 医疗保健 > 新渔故事 >

夏季养生:祛除体内邪气,提高抵抗力

2022-07-10 | 来源:新渔生物
小字号

炎炎夏日是一年中阳气比较旺盛的时间段,阳气振奋且外达体表,使得阳气外散和内里比较虚弱。因此夏季养生应遵循大自然规律,适度调理身体,去除体内邪气,提高抵抗力。

夏季如何调理身体?

1、去火

上火是中医的说法,主要症状是牙龈和咽喉肿痛、口苦和口臭、口腔溃疡和眼睛发红干涩,也有部分患者出现口角糜烂、鼻子干燥易出血、大便干结和尿液发黄、口渴和舌头疼痛,同时伴有心烦意乱、脾气暴躁等,这些都是实火的表现,中医治疗的原则是清热解毒,可选择菊花茶、马齿苋和苦丁茶等;也可以多吃白萝卜、油菜和冬瓜等,有利于清热去火,去除脏腑积热。经常熬夜、作息紊乱、重脑力劳动等易造成虚火,主要表现为低热、口干和盗汗、手脚心发热、舌头发红且无舌苔等,调理的原则是滋阴清热,可选择莲藕、银耳以及百合和枸杞子等。

2、去肝火

高热潮湿的天气人们变得异常烦躁不安,常常因为小事而暴躁,这可能是肝火过度旺盛。中医认为,夏季属火,夏季阳气最为旺盛,气血运行速度加快,易出现肝火,主要表现为脾气难以控制、头痛头晕和口苦、心烦易乱和失眠等。面对此问题,不妨多喝降肝火的茶类,如野菊花茶和决明子茶等,必要时需在中医指导下使用加味逍遥丸来调理。

3、养脾阳

夏季长期待在空调房中或吹风扇、偏爱于生冷寒凉食物、经常喝冰镇饮料等可伤害脾胃。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根本,脾能运化水湿,把饮食中的精微物质运输到身体各个部位,维持身体健康。但夏季过度贪凉会让寒湿困脾,从而导致腹部胀闷、肢体困重、腹痛和便溏、口腔中发腻和舌苔白腻等。因此夏季应着重养脾胃,多吃红枣、山药、羊肉、韭菜和豆芽等,能起到温补阳气效果。同时抽出10分钟的时间晒晒太阳,能吸收免费的阳气,提升体内阳气。

温馨提示

夏季除了做到以上几点外,也要积极预防感冒。身体遭受忽冷忽热、过度贪凉、淋雨后,会降低抵抗力和免疫力,促使病毒趁虚而入,从而诱发上呼吸道感染。从中医的角度上来说,感冒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以及暑湿感冒等,应在中医指导下辨证用药治疗,不可随意用感冒药。 

选自新渔生物微信公众号

四川新渔现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网络宣传办公室

(责编:蒲裕敏)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

相关新闻
  • 诺奖得主称呼吸道疾病有望被人类消灭
  • 让更多老年人安享健康幸福晚年——十年来我国
  • 保障群众获得高质量、能负担的医药服务
  • 中国已实现重点地方病控制消除阶段性目标
  • 民众呼唤中医振兴
  • 党的十八大以来,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
  • 凉意渐浓,您的养生清单该上新了
  • 不吃早餐或影响儿童心理健康
  • 我国已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1455项
  • 泰康人寿、华西医院康复中心与新渔生物探讨合
热门排行
  • 1中医教你如何正确养胃
  • 2依法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 3最适合中国人的健康时间表来了
  • 4网售处方药开闸,用甘泉滋养医疗民生
  • 5怎么提高自己的免疫功能
  • 6饮食养生大有讲究 应牢记这6个饮食原则!
  • 7不给医药产品“带金销售”留空间(无影灯)
  • 8普通感冒≠流感
  • 9世界心脏日:警惕!这些是心脏发出的“求救
  • 10臧美孚:缝好最后一针

关于儒经网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红墙信息 | 备案号:蜀ICP备16001277号-1

评论员投稿邮箱: 儒经网 黄晨灏< 499109669@qq.com >

儒 经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6-2025 by www.sccs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