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经网 Sccsbbs.Com-媒体聚合门户·谈论影响中国
  • 首页
  • 中国故事
    •    北京故事       川渝故事       云南故事       浙江故事       企业故事       余刚讲酒故事   
  • 中国收藏
    •    鄢宏如讲古瓷       名家作品赏析       发雕发明家黄鑫   
  • 中国歌曲
    •    中国歌唱家       著名歌唱家汇   
  • 名人
    •    周德文经济理论       黄怡竞       郭喜林       蒲裕敏       吴烈       沈宏胜       全球征文       肖炎方       名人汇   
  • 黄晨灏文集
  • 文旅
    •    现代作家       旅游   
  • 社科
    • 法制
  • 华商走世界
    •    浙商走世界       川商走世界   
  • 经济
    • 科技
  • 企业
    •    康安诺股份   
  • 医疗保健
    •    冯端容讲养老故事       福美生物       新渔故事   
首页 > 医疗保健 > 新渔故事 >

女性脸上长斑不要慌?中医教你如何调理!

2022-08-22 | 来源:新渔生物
小字号

女性的健康状况如何,可以从气色展现出来。而好气色也能为女性增添光彩和魅力,然而,不少女性皮肤暗淡无光泽、脸色发黄且长斑等,即使涂抹各种护肤品也无济于事

从中医的角度上来说,女性长斑跟肝肾阴虚、脾虚和肝郁等有关,所以需辨证论治。

如何利用中医治疗女性脸上的斑?

1、肝肾阴虚型

肝肾阴虚型的特征是,脸上的斑点呈现黑褐色,面色晦暗无光泽,同时伴有五心烦热,头痛头晕和耳鸣,舌头发红和舌苔少,失眠多梦和记忆力下降,腰膝酸软等。其调理的原则是补益肝肾和滋阴降火,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六味地黄丸或知柏地黄丸。

2、脾虚湿蕴型

脾虚湿蕴型的特征是脸色灰褐,就如同表面有一层尘土一般,同时伴有舌头胖大且有齿痕,经血质地稀且颜色淡,食欲不振和白带量增多,全身乏力等。其调理的原则是健脾益气和祛湿消斑,可在中医指导下选择归脾丸,也可以用参苓白术散加减。

3、肝郁血瘀型

肝郁血瘀型的特征是脸部有褐色斑片且对称,形状如同蝴蝶。一般性情比较急躁、常常发脾气的女性会出现肝郁血瘀,主要表现为胸胁和乳房胀痛、痛经以及月经不调等。其调理的原则是疏肝理气和活血化瘀,可在中医指导下服用逍遥丸或血府逐瘀口服液,又或是用柴胡疏肝散以及逍遥散加减。

除了中医调理外,还有哪些方法能改善气色?

1、饮食调理

保持一日三餐规律,拒绝暴饮暴食。保证各种营养均衡摄入,尤其是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以及膳食纤维等。每天至少补充25克膳食纤维,可以从新鲜蔬果和五谷杂粮中获取,能加快胃肠道蠕动,促使粪便排出。

2、充足睡眠

熬夜或睡眠不足会紊乱阴阳平衡,影响皮肤细胞修复,降低免疫力,因此应保证有足够睡眠,23点之前必须入睡,白天有30分钟午休。

温馨提示

女性应提醒自己多喝水,一天的喝水量应达到2000毫升以上,为皮肤细胞提供足够水分。同时应保持适度运动,比如练习瑜伽、慢跑、游泳以及骑自行车等,能加快全身血液循环,提高基础代谢率,帮助排出体内代谢废物和毒素。另外,培养宽广豁达的胸怀,不能因为小事而生闷气或钻牛角尖,多跟家人或朋友沟通,保持肝气舒畅。

选自新渔生物微信公众号

四川新渔现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网络宣传办公室 

(责编:蒲裕敏)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

相关新闻
  • 诺奖得主称呼吸道疾病有望被人类消灭
  • 让更多老年人安享健康幸福晚年——十年来我国
  • 保障群众获得高质量、能负担的医药服务
  • 中国已实现重点地方病控制消除阶段性目标
  • 民众呼唤中医振兴
  • 党的十八大以来,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
  • 凉意渐浓,您的养生清单该上新了
  • 不吃早餐或影响儿童心理健康
  • 我国已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1455项
  • 泰康人寿、华西医院康复中心与新渔生物探讨合
热门排行
  • 1中医教你如何正确养胃
  • 2依法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 3最适合中国人的健康时间表来了
  • 4网售处方药开闸,用甘泉滋养医疗民生
  • 5怎么提高自己的免疫功能
  • 6饮食养生大有讲究 应牢记这6个饮食原则!
  • 7不给医药产品“带金销售”留空间(无影灯)
  • 8普通感冒≠流感
  • 9世界心脏日:警惕!这些是心脏发出的“求救
  • 10臧美孚:缝好最后一针

关于儒经网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红墙信息 | 备案号:蜀ICP备16001277号-1

评论员投稿邮箱: 儒经网 黄晨灏< 499109669@qq.com >

儒 经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6-2025 by www.sccs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