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经网 Sccsbbs.Com-媒体聚合门户·谈论影响中国
  • 首页
  • 中国故事
    •    北京故事       川渝故事       云南故事       浙江故事       企业故事       余刚讲酒故事   
  • 中国收藏
    •    鄢宏如讲古瓷       名家作品赏析       发雕发明家黄鑫   
  • 中国歌曲
    •    中国歌唱家       著名歌唱家汇   
  • 名人
    •    周德文经济理论       黄怡竞       郭喜林       蒲裕敏       吴烈       沈宏胜       全球征文       肖炎方       名人汇   
  • 黄晨灏文集
  • 文旅
    •    现代作家       旅游   
  • 社科
    • 法制
  • 华商走世界
    •    浙商走世界       川商走世界   
  • 经济
    • 科技
  • 企业
    •    康安诺股份   
  • 医疗保健
    •    冯端容讲养老故事       福美生物       新渔故事   
首页 > 医疗保健 > 新渔故事 >

预防骨质疏松不只是补钙

2022-10-03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钙是人体的一个重要元素,人体内90%以上的钙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还有少部分在血液以及软组织中。骨骼中的钙使骨骼结实而强壮,但骨骼里的钙含量并不是恒定不变的,它与血液和软组织中的钙不断交换,达成一个稳定的平衡。骨骼中的钙质如果丢失过多,就可能引起骨质疏松。

出现哪些情况,要怀疑已出现骨质疏松呢?

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比较常见和严重的表现,也是治疗骨质疏松所针对的最重要目标。脆性骨折就是在很轻微的动作后,比如打喷嚏或是很轻微的外伤之后就出现了骨折,比较常见的是脊椎的压缩骨折、前臂手腕以及髋部的骨折。

骨质疏松还会出现其他症状,如不明原因的全身疼痛,包括腰背部、四肢、颈肩等,尤其在夜间较明显,且可能会伴随抽搐和夜汗多等情况。老年女性随着年龄增长,身高逐渐变矮、出现驼背,也要怀疑存在骨质疏松。

此外,如果体检时骨密度检测结果异常,也要高度怀疑骨质疏松。骨密度检测中比较重要的是骨密度测量值,其中T值是与健康人进行比较的比值,而Z值是与同龄人进行比较的比值。T值>-1,是正常的骨密度;T值在-2.5和-1之间,存在骨量减少的问题;T值<-2.5,就被认为存在骨质疏松。

大部分骨质疏松患者是原发性的,老年人和绝经后女性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的主要人群。

人在进入老年期之后,骨代谢的平衡向骨质丢失倾斜,特别是女性在绝经期后激素代谢水平改变,更容易出现骨质疏松。

但是也有一部分情况属于继发性骨质疏松。如极度缺少活动和锻炼,不良的烟酒嗜好等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都可能造成骨质疏松;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过早的绝经/闭经等内分泌系统疾病,也会导致骨质疏松;炎性肠病、胰腺疾病和胃肠道功能吸收不良等胃肠道疾病,会造成钙质的吸收异常。

预防骨质疏松就是要补钙吃药吗?并非如此。其实,预防骨质疏松最重要的措施,是调整生活方式。

首先,饮食上要均衡膳食、平衡营养,每餐都要摄入必要的营养元素,例如蛋白质、维生素和纤维素等。如果有骨质疏松的风险,就要更加注重牛奶等含钙丰富食品的摄入。其次,最好能够有一定的户外活动、接受日光照射,以利于钙质吸收。第三,适量的活动锻炼有助于减少骨质疏松的发生,但不能过量,否则适得其反,造成劳损。第四,调整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戒酒,减少碳酸饮料、咖啡等摄入。

必须提醒大家,在服用一些特殊药物的时候,要关注药品说明书上是否提示存在造成骨质疏松的可能,必要时向开药医生咨询。

治疗骨质疏松通常是一个慢性和长期的过程,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要定期监测,看看前段时间治疗效果如何。一般骨密度检测一年一次,最长不超过两年一次,以便于及时调整抗骨质疏松药物,达到较好疗效。

(北京协和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王炜)

四川新渔现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网络宣传办公室  

(责编:李伦)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

相关新闻
  • 诺奖得主称呼吸道疾病有望被人类消灭
  • 让更多老年人安享健康幸福晚年——十年来我国
  • 保障群众获得高质量、能负担的医药服务
  • 中国已实现重点地方病控制消除阶段性目标
  • 民众呼唤中医振兴
  • 党的十八大以来,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
  • 凉意渐浓,您的养生清单该上新了
  • 不吃早餐或影响儿童心理健康
  • 我国已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1455项
  • 泰康人寿、华西医院康复中心与新渔生物探讨合
热门排行
  • 1中医教你如何正确养胃
  • 2依法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 3最适合中国人的健康时间表来了
  • 4网售处方药开闸,用甘泉滋养医疗民生
  • 5怎么提高自己的免疫功能
  • 6饮食养生大有讲究 应牢记这6个饮食原则!
  • 7不给医药产品“带金销售”留空间(无影灯)
  • 8普通感冒≠流感
  • 9世界心脏日:警惕!这些是心脏发出的“求救
  • 10臧美孚:缝好最后一针

关于儒经网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红墙信息 | 备案号:蜀ICP备16001277号-1

评论员投稿邮箱: 儒经网 黄晨灏< 499109669@qq.com >

儒 经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6-2025 by www.sccs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