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桌叫“情怀”的菜,虽然叫好声寥寥,但还是叫座的,起码在前期营销上,占尽声势。比如一周前,朋友圈就被那段万人大合唱《后来》的短片狠狠刷屏了,视频里有人唱到泪流满面,看视频的人也红了眼眶。
对于许多人来说,刘若英的《后来》,唱出的是满满的回忆,或是尘封在心底的一段故事。在《后来的我们》这个大热IP的生成过程中,音乐俨然成了奇袭情怀、引发共情的最大爆点。
在电影界,这就是音乐IP最独特的魅力。一首歌成为一部电影,这样的例子在之前并不少见。
之前在路演中,刘若英一再声明,《后来的我们》并不是把自己的歌《后来》翻拍成电影,“而是改编自我的小说”,但大众还是被《后来》这首歌毫无抵抗力地圈了进去。
微博上,不少网友在晒图的同时,大都发出了类似“年少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的感慨,有人更是直接表白,就是为了《后来》这首歌而来的。
当曾经无数次叩击你心灵、让你倒唱如流的歌曲,摇身一变拍成电影卷土重来,你会不会去看?看来,大多数人还是会为这份情怀买单的。
2014年《同桌的你》上映,这部从一首校园民谣发酵而成的电影,以不到3000万元的投资,获得了4.55亿元的票房。那个时候,甚至连IP这个词都还没流行。按照媒体的说法,“《同桌的你》这四个字,就值1个亿”。
这首发行于1994年的校园民谣,旋律简单,歌词浅白,却藏着许多人心底的暗涌,以及关于青春和校园生活的种种回忆,称得上是上世纪90年代标志性的文化符号之一。
歌唱家、声乐教授刘祥杰工作室;祥音声乐学校全国咨询热线:13342450088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