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舞的适应性强,无论北方和南方,春节的喜庆都集中体现在歌舞表演中。北方的秧歌也是全国性的歌舞,其喜庆、吉祥的韵味也不言而喻。与南方花灯不同的是,它是一种队伍,道具是伞、鼓、棒、花。杨宾于康熙三十年在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县)写的《柳边纪略》中,对当地人民的秧歌活动有过记载:“上元夜,好事者辄扮秧歌。”又说:“秧歌者,以童子扮三四妇女,又三四人扮参军,……傍以锣鼓和之,舞毕乃歌,歌毕乃舞,达旦乃已。”看来北方的秧歌与参军戏有一定的关系。北方有高跷秧歌和地秧歌两大类。现在多以地秧歌为主,而当代北方城市中的广场舞,也是以地秧歌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应该说北方秧歌起源于水田劳作,并与古代祭祀求丰有关。风格比较火爆泼辣,但粗犷中含着稳健,刚柔相济。综合了民歌、英歌、民间武术、杂技及戏曲等因素而形成,清代已成定式。北方秧歌显示出曲调衔接顺溜,表演灵活,即兴性强等特点。
当代的春节音乐
春节期间,人们的娱乐活动极为重要,春节是全民的狂欢,音乐是其中的主角,国家每年都组织春节联欢晚会(即春晚)。春晚是全国人民必看的重要内容,曲艺、小品、声乐、器乐、歌舞,艺术品种应有尽有。人们集中在电视机旁,欣赏各类艺术文化大餐。音乐插上科技的翅膀穿越了时空隧道,尽情体现了和敬、和顺、和亲的族群力量和集体归属感,它也是一种礼乐文化在当代的活态体现,也表现出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巨大的、永久的魅力。
春节是人们休闲的好时节,也能够放飞心情。人们调整情绪,养精蓄锐,备战新的一年。与春节主题文化有联系的音乐中,比较突出就有《春天的芭蕾》《春天在哪里》《春天花会开》《青春无悔》《春天的交响》等歌曲,其参与性比较强。当然也少不了器乐舞蹈曲目,如《春节序曲》《红绸舞》等等。春节活在人们的口头上,身段中,心底里。从这个意义上说音乐中的春节文化是一种艺术与哲学的双重存在。
总而言之,音乐中的春节文化是相当丰富多彩的,我们要保护好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使音乐中的春节文化不断与时俱进。
歌唱家、声乐教授刘祥杰工作室;祥音声乐学校全国咨询热线:13342450088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