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观众审美提高,市场竞争加剧之下,如何提高音乐综艺的市场存活率,仍是不少制作公司面临的难题。“目前综艺市场已经明显从单纯唱跳的关注,转移到偶像式的形象关注上。与之相对应,综艺类型的本体也应该让位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博见传媒创始人吴闻博博士表示,如今能上热度的话题,往往都是人物,而非音乐本身,音乐元素应该是塑造人物的有效手段。综艺评论人W也表示,目前诸多音乐综艺过分注重塑造明星以及完善赛制,但对素人故事的深度挖掘,以及如何增加真人秀,仍很难拿捏准确,“一档音乐综艺能够长期被观众关注,一定是其中某个选手或人物曾成功出圈,将这档节目的影响力和效应带起来。比如《声入人心》到了后期,其实阿云嘎、郑云龙等人才是节目的看点。大家会因为选手,去关注节目,去关注美声。但如何塑造人,确实是很多注重棚内竞技和明星效应的音乐综艺面临的突破口。”
吴闻博表示,把音乐节目从本体关注,转移到对人物塑造的手段上,会是制作的趋势。“目前演播室节目真人秀化已经是潮流,比如《声入人心》《以团之名》更多还是以音乐元素作为塑造人物的有效手段。《中国好声音》最新一季设置选手候场区、增加选手前采、后采,现场互动部分(选手故事、导师调侃)再度增加都是真人秀的体现。《歌手》增加内投和票数分配,也是为了刺激参与者心理。”
而《中国有嘻哈》《即刻电音》《创造101》等节目的成功,也证明音乐综艺追求垂直细分的重要性。综艺评论人W表示,最早的音乐综艺更多是以流行音乐为主,一档节目囊括了摇滚、嘻哈、美声等多种音乐类型,追求全面但缺少针对性,也很难挖掘人物的共性和个性;但嘻哈、电音、摇滚、原创、对唱这些看似小众的内容,实际上更容易满足观众对于新鲜感、猎奇心的需求,也是潜在的流行文化,“垂直引爆大众围观,本就是近几年综艺的发展趋势。当观众对流行音乐产生审美疲劳,草根选手越来越缺乏个性和实力时,只有做大家都没做过的类型和音乐文化,被市场关注也是符合内容规律的。”
歌唱家、声乐教授刘祥杰工作室;祥音声乐学校全国咨询热线:13342450088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