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水相近的人们从来不缺乏智慧和灵气。行走在五河秀美广袤的大地,但见水天一色,东部丘陵起伏连绵,西部田畴阡陌交错,于远处近处,无意或有意之中,总有清新明快的小调入耳鼓,音色和之,犹如天籁。不管是田间辛勤劳作的农人、还是放羊、下学归来的儿童随口哼来即成一首欢快奔放的民歌,听着,听着,你也就融入了其中,感受到来自于民歌之乡的独特魅力。
五河民歌源远流长,历久弥新,是淮河中下游杰出的民间音乐文化代表,2006年被省政府列入安徽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灵山秀水孕育民歌花开
五河素有“皖北小江南”之称,建县于南宋咸淳七年(1271年),古时始称虹城。距今已有八九百年的历史,五河民歌不仅县志有记载,在治域美景中也打上了民歌的烙印。《五河县志·古迹》记载了历史上经典的五河八景:“……南浦渔歌北原牧唱……东沟鱼唱西坝农歌。”农歌,便是指民歌,在五河当地也称小调,多为反映地方风土人情,很具地方特色,是老百姓自娱自乐的一种表演方式。
五河民歌发源地当属小溪,有史而载五河民歌的盛行,最早见于明代天顺二年所修县志,清嘉庆和光绪年间又有续编。《五河县志·风俗》记载:“除夕前二三日小儿打腰鼓唱山歌来往各村谓之迎年……”;“民间插柳于门断荤腥茹素小儿作泥龙舁之作商羊舞而歌于村市……”;“三月建辰……清明民间祭祀扫墓官祭历坛请城隍出巡百戏竞作举国若狂歌舞灯采三日而毕”。由此可见,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活动,都有五河民歌的参与,五河民歌的历史可见一斑。
然而,如此历史悠久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五河民歌,由于文革期间“破四旧”的文化影响几乎失传,一些老艺人不被重视不说,还被冠以下流罪名,一些老民歌被定为下流歌曲,因此很多老艺人不敢在公开场合唱民歌,生怕引来麻烦,一段时间里五河民歌销声匿迹。随着改革春风劲吹,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挖掘优秀民俗文化,五河县文艺工作者深入田间地头、农家场院,和老艺人促膝谈心、宣传政策,消除老艺人的顾虑,抢救濒临失传的曲谱,让他们走上舞台放声歌唱。经过前期收集,后期整理,五河民歌这一民间艺术奇葩才得以保存下来,并盛开出绚丽的花朵。其代表作《摘石榴》,2008年在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上一举夺魁,不仅为朱逢博、吴琼国内许多著名歌唱家所传唱,2010年2月,著名歌手祖海更将五河民歌唱进维也纳金色大厅。五河民歌由此誉满大江南北,蜚声国际,成为民歌大系中的一朵奇葩。
歌唱家、声乐教授刘祥杰工作室;祥音声乐学校全国咨询热线:13342450088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