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河民歌种类繁多,曲目丰富。经初步普查统计有180余首,基本类型有劳动号子、秧歌(田歌)和小调、山歌、儿歌等六大类,其中以小调类的民歌最多,也最具特色。五河民歌以演唱和白口为主,兼有独唱、对唱、说唱、小演唱等表演方式,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楚风吴骨滋养民歌奇葩
五河民歌是在本土文化中产生,在不断的文化交融中发展,具有典型地域性文化特征,口头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五河民歌”的命名和提法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那时候,五河民歌还没有受到政府的保护,只是作为民间一种自娱自乐的形式,配以简单乐器和人的即兴表演方式存在。民间也有说是小戏剧,以故事性和演唱表演为主,因其短小究其本意便是来自于民间的一种口头相传唱的歌谣。
一个地域的文化形成总有其特定地理和人文环境,既是环境的造就更是文化交融的体现。
五河地处淮北、淮南、苏北交界之处,南北交汇,其语言、文化,既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也受到吴文化和楚文化的影响。五河民歌同样也是在这样特定的环境下产生发展起来的,有着本地区独特的韵味,既有别于江南的吴侬软语,也不同于淮北平原侉腔侉调。南北的融会贯通,促使五河民歌既有南方的柔美,又兼具了北方的豪放,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
如在五河民歌中,有很多反映男女爱情的小调,其节奏平稳,小波浪式的旋律线条,短短的拖腔,形成了抒情性很强的曲调。但因其地处淮北边缘,旋律中又包含着北方的粗狂,从而造就了五河民歌旋律上柔中有刚、刚柔兼济的风格。
歌唱家、声乐教授刘祥杰工作室;祥音声乐学校全国咨询热线:13342450088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