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黄河儿女”32年后重聚 “黄河歌舞”奔流不息
1990年,从《黄河儿女情》的姊妹篇《黄河一方土》中提炼组成的《瞧这群婆姨》,再次登上央视春晚的舞台,并荣获“最受观众喜爱的节目一等奖”。1992年,《踩鼓点》第三次上春晚,同样得到了观众的好评。“那几年,央视春晚对山西省歌舞剧院青睐有加。央视工作人员曾说过,那几年如果没有山西歌舞剧院的节目就觉得缺了点啥。”“《看秧歌》最火的时候都上了《新闻联播》!”演员宋生平回忆说:“当年在天安门广场,上千人集体跳这个舞蹈,很多省市的演出团体都在学演。《舞蹈》杂志为《看秧歌》出了专刊,让我把舞蹈中的每个动作摆出来,他们照样子画下来,做了一个舞蹈的分解动作图,方便大家学跳……”除了这两部经典,在《黄河儿女情》中很多作品都非常出新,在音乐和舞蹈的改编创作中,都大胆地运用了爵士舞、踢踏舞、芭蕾舞、摇滚乐、美声唱法、流行唱法、现代绘画等表现手法。
经典的诞生,从来就不是吃老本、仿古董,而是“全生态的创新”!从音乐到舞蹈编排,从表现形式到传播手段,《黄河儿女情》在当年创造了一个标杆。
几代艺术家接力,“黄河”波澜壮阔就像母亲河“黄河”一样,《黄河儿女情》也不是一时一刻的澎湃激昂,而是奔流不息。
当年《黄河儿女情》的排练,背后有一个辅导组:在李崇望院长收藏的《黄河儿女情》首演节目单上可以看到,有一栏写着“声乐辅导”,里面都是老一辈观众熟悉的名字:任爱英,邢丑花,刘改鱼,史玉兰……“老演员光出力、不出面啊。他们是真正的幕后英雄。”曲作者刘德增感叹道。
当时正处于省歌演员新老交替之际,歌唱演员和舞蹈演员都面临这个问题。如此大型的演出如何选演员,搞不好“会挨骂啊!”李崇望院长说。但最终,院团领导大胆地做出一个决定:起用新演员!老演员们组成一个辅导组,把多年艺术积累教给年轻的演员。
老艺术家的无私奉献,让年轻编导们一方面信心百倍,另一方面也感到“压力山大”。而年轻的舞蹈演员得到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也都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编者按:当年《黄河儿女情》是“歌+舞”,如今《黄河》是“舞蹈史诗”,此处不提民歌,只从“舞蹈”角度切入,回望过去。)
曾参与“黄河三部曲”全部演出的国家一级尖子演员宋生平,因为基本功好,当时被誉为“省歌第一腿”,她也是这部作品所有女子舞蹈的参与者。当年《黄河儿女情》的“排练日常”至今让她印象深刻,32年前排练厅里的故事就好像发生在眼前——“那会儿演员不多,也没有‘替补’一说。我记得排练张继钢的《难活不过人想人》,里面有大量托举的动作,以前大家从来没有练过托举,也没有可以参考的样子,就是生生练,摔了再爬起来……”
“排练中,还有许多需要跟演员配合的动作,有一次,我被一个演员从台口拖到后面去,身上划破了,裤子上渗着血。第二天,受伤的地方结了痂,照样去练习,就没觉得这是问题。”
“那时候条件艰苦,练习中间渴了,大家就跑去厕所的水管上喝凉水。排练从早到晚,有时候通宵达旦,大家每天都去抢排练厅,不停地练,像打了鸡血一样,表演时,眼睛就像通了电一样发亮。”
而在编导王秀芳看来,“实际上很累,但他们自己不觉得。”王秀芳记得,排练的时候是夏季,天很热,男演员们光着膀子练完后,直接躺在地上休息,每次起来地板上都有一个“人印儿”。
演员的“苦”还不够,还要加上编导的“精”。让演员宋生平印象深刻的是,张继钢的作品竟然可以——“精确到秒”!
歌唱家、声乐教授刘祥杰工作室;祥音声乐学校全国咨询热线:13342450088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