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音乐剧,挑战传统体验
每场只有1个观众,演出时长仅为15分钟。这一“私人定制”式的虚拟现实(VR)音乐体验剧近日将在北京三里屯红馆连续上演18天。北京国际音乐节与荷兰艺术节、法国普罗旺斯-埃克斯国际艺术节、德国赫尔豪森艺术节联合委约荷兰作曲家米歇尔·范德阿创作的《捌》将在这里迎来亚洲首演。戴上VR眼镜后,观众将跟随“眼前”看到的一位女性穿越时空。时而行走,时而坐下,听她述说自己的人生故事。
米歇尔·范德阿在音乐创作中一直都走在现代科技的最前沿。3年前,他的3D歌剧《湮灭》向北京观众展现了当代音乐的新潮流。而今年的《捌》则彻底告别了传统的舞台和观众席。观众将穿戴一套虚拟现实装置,走进一个特别设计的空间。不同于足不出户体验的VR游戏或电影,《捌》更需要观众走进具有交互性的现场,成为这部作品的参与者。“我们使用游戏引擎构建《捌》的操作系统,以便对观众的动作和位置做出反应。”米歇尔·范德阿表示,观众在《捌》的VR世界中行走,并与演出空间中的墙壁和物体互动,这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体验。“并非每个人都会看到同样的场景。虚拟现实的精彩之处就在于它有着创造高度个性化体验的潜力。”
《天使之骨》,当代歌剧直面现实问题
古典音乐的创新并不仅限于形式。10月18至19日,由著名作曲家杜韵作曲、罗伊斯·瓦弗瑞克担纲编剧的当代歌剧《天使之骨》将迎来中国大陆地区首秀。这部2017年普利策音乐节获奖作品用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表现了“人口贩卖”这一尖锐的社会现实问题。杜韵解读称,《天使之骨》将被贩卖的女性塑造成天使,整个故事以一种独特的视角展开。当歌剧结束后,观众会发现剧中的故事似乎在现实生活中不复存在,但带给人的思考却是真实可寻的。
据了解,杜韵将室内管弦乐、电子乐、中世纪复调、格列高利圣咏、独立摇滚、卡巴莱歌舞等元素都融入这部歌剧,从听觉上极大丰富了观演体验,也令整部歌剧的艺术表现力得到极大拓展。
北京国际音乐节艺委会主席余隆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北京是一座拥有现代眼光的国际大都市,北京国际音乐节也应该具有国际视角,将国际舞台上最新锐的艺术呈现在观众面前,让我们了解到当今世界的艺术已经发展到什么程度。”
歌唱家、声乐教授刘祥杰工作室;祥音声乐学校全国咨询热线:13342450088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