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诗经·采薇》希腊巡演受欢迎, 给国产音乐剧带来哪些启示?
这两年,音乐剧成了舞台上大热的潮流,西区和百老汇经典被不断引入,本土的原创音乐剧同样“井喷”,但能够被观众记住、真正留下来的作品不多,走出国门巡演的少之又少,《诗经·采薇》则是其中的一部。不久前,希腊港口城市比雷埃夫斯一座拥有100余年历史的剧院里,《诗经·采薇》连演三场,大受欢迎。“当地观众占到了90%。”本剧出品人戴晓岚回忆,谢幕后,他们冲上来抓住演员们的手,一个劲儿地叫好,问哪里能买到CD版,那种真诚的热情绝非作假。而当剧组离开希腊时,连剧场里帮忙装台的技术工人都已经会哼唱剧中“采薇采薇”的旋律了。
《诗经·采薇》取材自《诗经》中的同名诗篇,讲述了乱世里乡野郎中子谦、怀有抱负的将军南仲和世家女子若兰等人物之间的纠葛。这个设定在近三千年前的故事,无论时间和空间,都与如今的希腊观众有着相当的一段距离。但就在几天前,剧院艺术总监来信提到,《诗经·采薇》让他们“重新认识了中国文化”。“首先,这说明他们真的看懂了。”戴晓岚介绍,剧组在文本翻译上花了很大力气,不仅用希腊语写了节目册,详细地介绍故事情节和剧中的每一个人物,还请北京外国语大学的专家翻译了英文版唱词,演出时,英文字幕配合着演员们的歌唱同步播放。
中央音乐学院副教授邹航“包揽”了本剧的词曲创作。因为手头还有另一部作品要写,邹航没有跟着剧组一起去往希腊。演出前,工作人员把歌词的字幕传回国内给他确认。这个时候,字幕的PPT文件用了180多张,每一行字数很多,“到了唱得比较快的段落,字幕一下子闪过去,观众根本看不清。”邹航连夜赶出了300多张PPT,把单词、语句之间的距离都调整到看起来舒服的状态,虽然算不上多大的改变,但类似的细节,其实非常影响观众对整部作品的理解。剧组还重新设计了演员们的服装,更适合欧洲的审美。
在音乐方面,《诗经·采薇》能够受到欧洲观众欢迎,或许也得益于它采用了偏古典的“轻歌剧”风格,欧洲作为歌剧的起源地,观众们一直有欣赏歌剧的传统。“我也用了偏美声的方式来演唱。”旅居新加坡多年的男高音歌唱家庄杰在这次巡演中饰演男主角子谦,“《诗经·采薇》的音乐很国际化,旋律好听,但不太好唱。”
歌唱家、声乐教授刘祥杰工作室;祥音声乐学校全国咨询热线:13342450088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