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旅盛会·黔西南」文化金州 民族歌舞花繁叶茂
农历六月二十四彝族火把节,是彝族人民最为盛大隆重的节庆习俗。每逢农历六月二十四,彝族各村寨都要举行盛大、庄严的祭祀活动,通过祭天地、祭火神、祭先祖三大祭,驱魔除邪,祈求风调雨顺、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彝族火把节积淀了彝族人民的思想和文化,反映了彝族人民对自然、社会的认同方式,折射出彝族人民独有的文化内涵。
前段时间,晴隆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阿妹戚托小镇内热闹非凡,新市民们在火把节的欢乐的气氛里参与拔河比赛、斗鸟比赛、对歌比赛、背新娘、斗鸡比赛、点火仪式等,每个人的脸上笑容洋溢。
“非常开心,在新家过了一个更热闹的火把节,我们要更好地传承好我们的文化。”从三宝彝族乡搬迁过来的新市民们纷纷表示。篝火在燃烧,激情在涌动,真正感受到了国家的繁荣发展,感受了到党的易地扶贫搬迁惠民政策给三宝人民带来的巨大变化。
近年来,黔西南州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努力弘扬本土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全州文化事业不断发展,文化精品创作花繁叶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加强,文化建设迎来了百花争艳、欣欣向荣的新局面,一幅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瑰丽画卷正在美丽黔西南徐徐展开。
文化传承保护成效显著。截止去年,全州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16个文物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原27处,现37处;州级文物保护单位19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24处。“贵州龙”化石群、“兴义人”古人类文化遗址、夜郎文化遗址、南明历史遗迹“十八先生墓”“永历皇宫”和抗战公路遗迹“晴隆二十四道拐”、何应钦先生故居等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保护,这些历史文化遗产已经成为当地的文化旅游的响亮名片,许多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摩崖石刻、文物藏品,在省内外都有一定的影响。兴义威舍红军战斗遗址、兴义阿依红三军团驻地旧址、贞丰红军长征白层渡口遗址、贞丰白岩关红军战斗遗址等10处成为当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自2005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启动以来,经调查、认定,全州现有非物资文化遗产5000余项,其中,列为国家级保护名录的有布依族八音坐唱(兴市)、布依族高台舞狮灯(兴市)、布依族勒尤(兴义、贞丰)、布依族“三月三”(贞丰县、望谟县)等12项18处,国家级传承人8名;列为省级保护名录的有60项90处,省级传承人42名;认定公布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72项,州级传承人172名;认定公布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501项,县级传承人553名。
文化设施大为改善。全州逐步建立完善了“两馆”(文化馆、图片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村村通电视、数据库等工程建设,截止2017年底,全州共有公共图书馆9个,藏书50余万册;有文化馆和群众艺术馆9个,博物馆(陈列室)1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26个,“农家书屋”1233个;县级文化信息资源中心8个,村级信息点1069个;有公共广播节目5套,公共电视节目10套,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96.3%以上;建成农村电影放映队76个,年均完成放映1200场;运用文字、图片、音像以及数字多媒体技术,建成文化数据库9个。
文化产业蓬勃发展。通过培育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等,培育了民族服饰、刺绣、土布织造编织、石雕、玉雕、木雕等一大批民族工艺品产业。“十二五”期末,全州有民族民间工艺品企业(含手工作坊)191家,拥有品牌26个,从业人数为3812人,2015年实现总产值26,500.6万元,“十二五”期间实现销售收入53,240万元。为进一步加强民族文化建设,保护和传承好民族文化这个贵州的宝贝,2017年出台了《黔西南州民族文化“宝贝行动”实施意见》,立足用好用活民族差别化政策、树立文化产业品牌、大力培养民族文化传承人、树立各族群众文化自信、加强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推进民族文化活态传承等方面,明确了工作重点及实施步骤,确保到2020年,全州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基本形成,民族文化挖掘整理、品牌打造、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播开发等协同推进并取得重要成果,黔西南山地民族旅游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并逐步形成产业聚集,民族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明显提升。
歌唱家、声乐教授刘祥杰工作室;祥音声乐学校全国咨询热线:13342450088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