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盛敦煌艺术大展”昨天在中华世纪坛开幕 用数字化手段复制的石窟首次进京展陈
本报讯(记者 赵婷婷)大漠深处的敦煌石窟居然被“搬”进了北京。昨天,“大盛敦煌艺术大展”在中华世纪坛拉开帷幕,展览通过高科技手段将两座敦煌石窟“搬”到北京。一起“进京”的还有飞天、五台山全图、涅槃佛像等经典壁画、彩塑,即日起北京市民在家门口即可近距离感受丝路文明的璀璨绚丽和敦煌文化的博大精深。
此次展览是敦煌石窟数字化最新成果的全方位呈现,50余件展品包括敦煌石窟原大洞窟复制、高保真壁画精品、彩塑三维重建艺术复原、分层壁画、VR展示等板块,现场还有全息舞蹈、敦煌石窟复制乐器、敦煌服饰、研学体验等互动活动,通过动静结合、虚实相宜的“博物馆数字化”展陈方式,带给观众一场可感、可视、可听、可触的观展体验。
展览利用洞窟三维扫描、彩塑三维重建与壁画高精度数字化成果,将莫高窟第285窟和榆林窟第25窟整窟结构与内容原大复制,逼真呈现。现场还选取了20余幅精美的石窟壁画,分别以尊像、建筑、图案、飞天、民俗生活等敦煌石窟中极具代表性的五个专题,首次借助洞窟准确的三维空间数据与壁画图像内容翔实、多样的解说,让观众了解展示壁画在洞窟中的空间信息,以及所承载的艺术、历史和文化。
彩塑三维重建艺术复原技术是展览的又一大亮点,展览首次通过这种方式等比例展出长达5米的莫高窟第158窟涅槃佛像,以精准的三维数据和高度的艺术手段,还原再现了敦煌彩塑的精美神韵。同时,展览还将莫高窟第257窟的九色鹿王本生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山水以及其他元素,加以提取、加工、分层立体展现。
现场还精选并展出了敦煌壁画中最具代表性的乐器复制品,比如在敦煌早期洞窟中就已出现的中竖箜篌、嵇琴、葫芦琴、羯鼓、五弦琵琶等颇具代表性的古代乐器。敦煌石窟是一座中国古代服饰的博物馆,在壁画中有不同历史时期的各类服饰,各具特色,体现了当时社会的服饰特点。在展览现场展示的敦煌服饰中,观众将看到胡旋舞者穿着美丽的复制服装,感受盛唐时期最为流行和时髦的服饰及舞蹈。
敦煌石窟是世界上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整、绵延历史最悠久的佛教文化艺术宝库。据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研究所所长吴健介绍,为实现敦煌石窟的永久保存、永续利用和社会共享,自上世纪80年代末,敦煌研究院开始“数字敦煌”的探索实践,通过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数字图像技术等多元数字技术,构建起了全方位、多元化的敦煌数字文化资源宝库,地处大漠深处的敦煌石窟艺术得以跨越地域、走出石窟,与社会共享。此次展览就是敦煌研究院多年来石窟数字化成果和学术研究成果的体现,将厚重的数字敦煌资源深度挖掘,结合新的创作展示理念,为大众奉上一场亦真亦幻的敦煌莫高窟艺术视觉盛宴。
歌唱家、声乐教授刘祥杰工作室;祥音声乐学校全国咨询热线:13342450088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