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文化的反思与电影行业的自嘲
《芝加哥》的故事虽然是发生在上个世纪20年代的芝加哥,但它所进行的反思与批判却是适用于:文娱产业与现代媒介发展的整个过程与任何阶段。影片编剧之一的鲍勃·福斯是美国歌舞片历史上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人物。
70年代鲍勃·福斯的《歌厅》、《浮生若梦》开创了新好莱坞时代歌舞片的新局面,如果说鲍勃·福斯的歌舞片尚且与特定时代息息相关,战争动荡局面所带来的恐慌、迷惘,性解放、披头士浪潮所带来的醉生梦死的绝望气息;那么《芝加哥》所建构的黑色寓言,沿承的是自经典好莱坞歌舞片《雨中曲》那般以电影人的视角发出的一种行业内的自嘲。
在影片诞生的新世纪之初,正是前所未有的现代科技飞速发展时代。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媒介的现代化所加剧的是专注力的丧失、审美习惯的快餐化与粗浅化,这也迫使创作者不断制造新的噱头吸引大众的注意力。在商业社会的逐利性面前,这种创作者、传播者、消费者之间,循环往复、不间断的相互愚弄、相互嘲讽,成为了一种“行业生态”。
影片中的“消费死亡”、“消费苦难”、“一则新闻两手准备”、“花无百日红”、“无人在意的真相”、“无能为力的正义”,几乎是百余年来美国的文娱产业乃至资本社会最形象的写照与最辛辣的讽刺。代表好莱坞电影产业乃至来自全球文化精英的美国电影学院,将最佳影片授予《芝加哥》,那种来自电影人本位的自嘲是不言而喻的。
就像影片的结尾,它传达出的一种对无奈现实的隐忧,即是,若干年后,那些艺术的创作、心血的付出,是难以被铭记的,而那若隐若现、似是而非、耸人听闻的奇闻异事尚且仍在观众的心中形成记忆。娱乐至上的浮躁时代、悲悯的丧失,麻木、盲从、逐利的心态,扼杀了原本的真诚与炽热,如何能用大众喜爱的方式传达正向价值?对于文艺创作者、大众传媒直至观众本身,这都是一个值得深度思考的问题。
《芝加哥》的意义便在于通过一种极富观赏性的方式展现了那些啼笑皆非的“真实”,既有形式上的精雕细琢,又试图在消解现状、以自嘲的方式完成一种反思与批判。
歌唱家、声乐教授刘祥杰工作室;祥音声乐学校全国咨询热线:13342450088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