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之后,在美国颇为活跃的小泽征尔将武满彻推荐给了当时纽约爱乐乐团的总监伯恩斯坦,由他委约武满彻,继续为“日本琵琶-尺八”的组合创作一首与交响乐合作的作品,于是就有了《十一月的阶梯》这部以类似变奏曲的结构写就的作品。在这次上海的现场,音乐家们带来了一个非常独特,又颇为成功的演出,尺八那摄人心魄的呜咽之声,和日本琵琶凄厉孤寂的肃杀之音,在西洋乐器的“阵法”中穿梭来去,就好似一幅可以穿透灵魂的极简写意,不经意间就把人带去远空之中。
根据武满彻的创意,这部作品并不按照常规编制来演奏,而是把弦乐和打击乐分成两组左右分列,管乐依然剧中,却并不适用常见的长笛或者圆号,音响效果十分凄厉,并不时闪现出轻盈的光芒。日本琵琶和尺八位于指挥的左右,除了乐谱上标示的内容,这两件日本乐器在炫技的独奏段落中均依据图形自由演奏,这显然是武满彻受到美国的偶然性音乐创作思潮的影响而进行的尝试。作为首演者横山胜也的高徒,柿界香先生的尺八表现出了万千变化,吐纳之间连微弱的气息声都成了音乐的重要组成,而他的演绎之所以精彩,也是因为他的老师用口传心授的传统教学法,将这首曲子的奥秘教给了他。近年来,他随着迪图瓦等著名指挥家走遍世界,在包括萨尔茨堡艺术节在内的诸多重要场合演奏这部作品,《十一月的阶梯》已经化为他身体的一部分。
由于武满彻作品通常写得很不“满”,注重“无声胜有声”的效果,这和他的日本文化背景是不无关联的。在排练期间,余隆特别要求乐团要聆听两位独奏者的炫技部分,要保持安静,这也是武满彻在谱面上特别写下的。寂静也是音乐的一部分,而“空”不代表没有音乐,这些空隙中存留着残响、余韵,这是武满彻创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音乐会当晚,观众似乎也感受到了这份气场,现场的观赏纪律较好,也是这次演出成功的关键之一。
1967年,小泽征尔和纽约爱乐乐团演绎了这部为庆祝该团125周年的庆贺之作,不仅获得巨大成功,也让日本乐器和作曲家得到了美国音乐家的充分尊重。美国音乐界开始广泛讨论日本所发生的一切,并且赞叹他们在二战之后迅速恢复的面貌和探索精神。无需赘言,武满彻用作品打开了世界文化界的心扉,不仅在美国,在欧洲,由指挥巨匠伯纳德·海廷克指挥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留下了这部作品的现场录音,并且通过飞利浦唱片全球发行。
我们时常讨论中国文化、中国形象如何在世界上进行最佳的呈现,答案很简单,就是让真正优秀的作品和音乐家走出来,绝非盲目自大。武满真树在音乐会前夕的访谈中说:父亲从来没有考虑过要通过自己的作品去推广日本的民族乐器,而是从自身创作的需求出发,所谓“传扬日本乐器”只是水到渠成的事。而另一方面,如上海交响乐团能够率先将这样的作品呈现于舞台,对于我们也是一种知己知彼,温故知新的过程,目前能够做到这样高瞻远瞩的艺术机构,似乎还不多。
横山胜也曾经撰文,把这部作品中的即兴比喻为“孙悟空在佛祖手里翻筋斗云”,他说:“作品中有着寻常的呼吸无法表达的声音,强音包罗万象,弱音指向永恒,无论如何努力,似乎都有无法达到的想法。”能让演奏者感动如是的作曲家,又何愁走不出国门呢?
歌唱家、声乐教授刘祥杰工作室;祥音声乐学校全国咨询热线:13342450088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