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全国首支“战疫”主题群舞!南京市歌舞剧院推出《祈盼》
群舞中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正如“战疫”中每一个人都是“战士”
当记者走进南京市歌舞剧院5楼练功房的时候,《祈盼》已经录制了7个多小时,主要段落的拍摄已经结束了,正在拍摄单人剪影的细节,地面上洒满了面粉。李捷介绍说,面粉是这支舞蹈的道具,扬起的面粉弥漫了整个空间,预示着病毒的传播,人类与病毒的较量开始。
《祈盼》通过三个段落表达一个主题——“我相信,距离摘下口罩的那一天不会太远!”第一段落表现突如其来的疫情,第二段落表现人们戴起了口罩,手挽手抗击疫情;第三段落表现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城市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舞蹈分为民族民间舞、现代舞、芭蕾舞、当代舞、古典舞等舞种,而《祈盼》大胆融合了现代舞、当代舞。编导李捷将《祈盼》的风格概括为“用现代舞的手法诠释当代舞”。他说,“现代舞对情绪的表现更加直接,而当代舞更加贴近生活,贴近观众的情感,也更容易感染年轻人。”让每一位观众都能感同身受获得共鸣和感悟。
《祈盼》由林璐、田雯、徐嘉、杨曾枫珏、陈园、金鑫鑫和刘畅7位年轻的演员参演,其中,最小的18岁,最大的25岁。既是编导也是舞者的林璐告诉记者,这支舞蹈不分主角、配角,所有人都是主角。“正如这场‘战疫’中,每一位中国人都是主角。面对汹汹来犯的疫情,14亿人心手相连,众志成城。”
杨曾枫珏是《祈盼》中的一位舞者,这一个多月的时候,她每天除了排练任务,就是关注疫情报道,了解抗疫一线发生的感人故事:“没有真实的情感表达,没有直捣人心的思想的力量,再完美的舞姿也缺乏最终走入人内在心灵的能量。”
用电影化的制作手法,为观众创造新的舞蹈观赏体验
往年2月3月,是南京市歌舞剧院最忙碌的时候,各类演出邀约不断。这次,暂停了演出,却有了充足创作时间。管辉想来一次前所未有的尝试——舞蹈影像MV。
舞蹈作为舞台艺术,坐在剧场里观看效果是最好的。但现在疫情还没有结束,只能通过视频的形式传播。然而,让管辉担忧的是,如何通过视频表现手段最大化还原舞蹈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张力,使舞蹈作品中的情绪表达和艺术魅力通过视频传播后依然不折损,同时弥补舞蹈依靠肢体语言的视觉呈现上的不足。“以前我们拍摄的舞蹈视频,都是简单的固定机位录制,视频成片呈现的效果都是平面的,一点也不生动。”
因此,这也对拍摄、剪辑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兼具成熟的视听语言掌控能力和舞蹈艺术审美的拍摄团队,才能成就一档高品质的舞蹈类视频。综合考虑后,剧院聘请了曾创作《南京爱情故事》《南京毕业故事》《南京相亲故事》,在全国都有着不俗影响力的金锋团队担任舞蹈《祈盼》的影像制作。
将影像表现手段与舞蹈艺术的融合运用到极致,不仅需要付出漫长的时间,还需要专业化的硬件设备。这是南京市歌舞剧院第一次拍摄“舞蹈影像MV”,摄影棚只能现搭。记者探访时发现,摄影棚全部被黑色幕布包裹着,棚顶悬挂着若干灯光器材,一旁还堆放着脚手架。“这个摄影棚原来是我们的一个练功房,我们用一天的时间改造完成,同时租借了几十万的灯光设备。”管辉说,为了最大限度还原舞蹈现场,还采用了航拍技术。
电影化的制作手法,或许是打开观众欣赏舞蹈艺术大门的钥匙,帮助观众理解舞蹈的内涵。MV中,随着叙事的推进,影片从暗色调慢慢切换到了明亮色调。主创团队想通过色调变化传递信心和力量——心手相牵、同舟共济、共渡难关,一定可以战胜疫情。(南报融媒体记者 邢虹 翟羽)
歌唱家、声乐教授刘祥杰工作室;祥音声乐学校全国咨询热线:13342450088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