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中央及各省市政府对新冠肺炎感染者、密切接触者、一线工作人员、困难群众等群体心理援助高度重视,发布了多项心理援助的政策与措施,要求持续做好心理疏导、情绪支持和心理危机干预等工作。心理卫生机构、精神卫生中心以及心理咨询和治疗从业人员纷纷响应号召,为心理援助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音乐治疗领域包括音乐治疗学会、音乐治疗行业机构、院校以及音乐治疗师作为心理救援队伍的重要力量,通过音乐治疗技术服务于各类有心理援助需求的群体。音乐治疗师以“音乐自我照顾”“音乐放松”“耳虫技术”“音乐同步再加工技术”“音乐想象”“音乐安全岛”“音乐减压小程序”“背景音乐”等技术对新冠肺炎感染者、密切接触者和家属开展远程心理疏导,为方舱医院和一线医院提供音乐减压方案,同时活跃在公众号、电台、网络课堂上,对民众进行相关的知识宣传教育,筑牢抗击疫情的心理防线。
利用学科优势,心理卫生机构专家积极宣传推广音乐治疗技术。由于前线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大、与世隔绝,且频繁面临生死考验,容易出现紧张或忧虑情绪,但是从隔离要求来说,很难深入一线与医护人员面对面进行干预,因此音乐治疗在心理援助中有很强的优势,形式和时间都比较灵活,可以以环境音乐的形式存在,也可以以远程的形式进行,还可以远程教授他们如何用音乐调节情绪等,从而达到帮助医护人员调整心身状态、更好地投入患者救治工作的目的。面对疫情,北京回龙观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安定医院、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四川省华西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辽宁盛京医院等多家医院与心理机构的援助团队参与了一线的音乐心理援助和相关知识科普,组织音乐治疗专业人员积极参与远程及一线心理援助。
北京回龙观医院组建了一支心理救援医疗队,赴北京市新冠病毒肺炎定点医院佑安医院开展心理救援医疗工作,为抗疫一线医务人员提供针对性强且行之有效的心理减压及放松方法,其中就包括音乐治疗技术。北京回龙观医院非常重视音乐治疗在心理援助中的作用,以“精密部署、科学干预、中西结合、精准抗疫”为主要指导精神,要求援助团队在音乐与技术的选择上重视个性化、中国文化背景、年龄、职业、性别等诸多因素,同时重视音乐治疗技术的宣传,分别在电台、媒体和医疗机构进行知识科普,积极推广音乐治疗技术,在疫情期间对各类人员开展心理援助。这些医院与心理机构的援助团队或为一线人员直接提供治疗服务,或者远程提供音乐自我照顾清单,制定背景音乐、音乐减压放松、音乐促进睡眠音频,或者进行相关宣传和科普。
利用人才优势,高校音乐治疗团队积极开展音乐心理援助。疫情发生后,身处武汉的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治疗中心教师林思思召集音乐治疗专业在校生和毕业生,组建线上音乐治疗志愿者队伍,召集到的25名音乐治疗志愿者分别来自广东、河南、河北等地。同时,团队还邀请北京安定医院的音乐治疗师赵鑫为志愿者进行了专业培训。1月31日,志愿者团队正式上线,为一线的医护人员及家属提供远程音乐治疗专业服务。志愿者们发挥专业特长,主要采用生理心理社会模式,使用循证音乐治疗实践,分级对一线医护人员进行音乐治疗志愿服务。干预主要分两个层次:指导医护人员利用音乐进行自我关怀、对医护人员进行音乐陪伴。该设计操作性强,干预时间短,能够在不打扰一线人员紧张工作的同时,及时地处理医护人员的情绪问题,保证其心理健康。截至2月28日,志愿者团队微信咨询量超过500次,医护人员预约39人次(实际服务成功31人次) ,儿童预约79人次(实际服务55次) ,受到医护人员及家人的关注和好评,实现了志愿团队服务的初心。
歌唱家、声乐教授刘祥杰工作室;祥音声乐学校全国咨询热线:13342450088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