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民族有节日就有歌舞,因歌舞而形成节日的也不在少数。可以说,西南民族是欢乐达观的民族,是最会玩、最爱玩的民族。生死达观,重视现世的人际关系及自身感情的抒发,这些民族特性都通过尽兴尽情的歌舞表现出来。
西南民族舞蹈虽然人们在平时劳作、聚会时也跳,但只有在节日期间才会达到高潮。舞蹈的种类、格调的丰富,一方面只有在节日中才得以展示;另一方面,也往往因节日而得到保持和发展。民族节日象征着一个民族的精神传统,最为集中地反映一个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质和审美情趣,歌舞就是表达民族意识与时代精神的民俗文化载体,歌舞本身就是文化传承、延续的途径。西南民族舞蹈这种深厚的文化内涵,往往导致节日期间的舞蹈种类最丰富,跳的时间最长,跳得最为投人、狂放、如醉如痴。
西南民族歌舞文化
歌舞是西南民族节日形成群众性、人人参与的重要形式;可以说,失去了歌舞,节日的凝聚作用会打不少折扣。或许是认识到这一特点,所以即使是一些祭祀内容突出的节日,在祭祀之后,也必须从天国返回人间,沉浸在现世人们的歌舞欢乐中。
我认为,在长期形成、发展的过程中,一些舞蹈同节日、祭祀的主题和内容相契合,已具有制度化、仪典化的性质,用节日舞蹈的固定程式、套路、动作、曲调、节奏,规范并整合了本民族的宗教信仰、神灵观念、伦理道德、审美情趣。在看似单调、雷同、重复的舞蹈律动和音乐节奏中,把舞蹈神圣化,使之成为男女老少人人遵守、喜爱参加的“法规”活动。神圣性与娱乐性相融,敬神与娱人并重,这往往形成了西南民族节日舞蹈的根本特点。
西南民族歌舞表演
如果说,各民族的优秀歌手、舞师,曾在节日舞蹈、日常表演、即兴创作时发挥了个人的聪明才智,创造了一些新的舞蹈种类、动作,那么这种创作的个人色彩往往融会在全民族的共同参与、模仿、成形之中,并能很快便得到推广、普及。全民性、仪典化的舞蹈形态,深刻地反映了在西南民族社会中歌舞并不是纯艺术意义的形态,而是民俗文化活的形态、活的载体,是深深植根于民族的生活母体,与宗教、历史、人伦、生产活动紧密联系着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外化形式。
西南各民族的节日舞蹈,集日常民俗舞蹈之大成,种类十分丰富。总的特点是歌、舞、乐紧密结合,边歌边舞,载歌载舞,击打、吹奏乐器时仍在歌舞。这些特点贯穿在几乎所有的节日舞蹈中,如彝族的打歌、跳脚,苗族、彝族的芦笙舞,都是歌、舞、乐的结合,湘西及黔东南的苗族的花鼓舞,舞者边击打木鼓边舞。基诺族的大鼓舞,舞者为了在舞蹈时击鼓,特意把鼓的位置悬高,便于做各种舞蹈动作。佤族跳木鼓舞,舞者跨坐在木鼓上边击打鼓身边舞。西南各民族鼓舞中的鼓多为横置式、挎肩式,正反映了歌、舞、乐三结合的形态特征的要求。
彝族的打歌
概而言之,西南民族的节日舞蹈中,影响力强、辐射面广的有:彝语支民族的打歌、锅庄舞、跳脚、鼓舞,苗族、瑶族的芦笙舞、鼓舞,壮族、侗族的铜鼓舞、动物舞。仅以鼓舞为例,就可分为:铜鼓、木鼓、竹鼓、象脚鼓、横鼓、扁鼓、板鼓、皮扇鼓、腰鼓、花鼓、火鼓、六角鼓、八角鼓、水鼓、单杆双鼓等多种鼓舞。铜鼓有大有小,象脚鼓分为长、中、短和儿童鼓四类。一些跨民族的舞蹈,跳法因民族、地区而不同,同一母体的舞种,在流传过程中,往往变异、派生出许多不同的样式。以云南民族舞蹈为例,有近三百种舞,几百个名称,数以千计的跳法,约可以分为跳鼓、跳歌、跳弦、跳灯、杂跳等五大类。形成西南各民族节日舞蹈形态各自不同的根本因素,仍是社会历史、自然生态条件。藏缅语族的各族(如彝族、纳西族、哈尼族、傈僳族、拉祜族)
歌唱家、声乐教授刘祥杰工作室;祥音声乐学校全国咨询热线:13342450088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