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成都市郫都区团结街道的“蜀韵南箫”工作室里,44岁的民间音乐人李国东轻吹着一种竹制乐器。气流通过乐器歌口慢慢下沉回旋,苍凉空灵的音色顺着竹壁飘出,让人仿若置身“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阔雄奇之境。
李国东吹奏的乐器名为尺八,由两汉长笛演化而来,因管长一尺八寸而得名。尺八在南宋后式微,却于唐宋时期传入日本后被传承至今。随着20世纪末中日民间文化交流,尺八才又重回国人的视野。李国东也在这个时候,被这种古乐器圈粉,从此投身尺八文化传承之路。除了日常制作乐器,教授尺八吹奏,他还在社区开展公益培训活动,“这些年大约有1000人在我这里学习尺八。”
制作不易“内径曲线”打磨考手艺
步入“蜀韵南箫”工作室,柔色橙光下,只见南箫和尺八分类有序悬挂于墙上,这些乐器均出自李国东之手。
尺八制作成功与否,选材是关键。必须选择竹纤维紧密、内壁较厚的竹材,还要满足尺八歌口(开口处)、底部都必须在竹节上,且底部竹节还需有2到3圈的竹根圈。此外,尺八的五孔都必须避开竹节。“这样精挑细选,1000棵竹子里也不一定能选出5根适合制作尺八的竹子。”李国东说。
为了得到好竹材,李国东经历过不少险情。最险一次,是2000年左右去雅安,在偏僻的半山壁上发现一丛好竹林。他将绳索一端牢系在山壁旁的一棵树上,另一端拴在腰上,然后顺着垂直向下的绳索,像蜘蛛人一样向半山壁滑去,却在距离竹林还有5米时不慎滑落,直到第二天中午,才在途经村民的帮助下得以解救。
尺八制作过程繁复而精细。竹材从被挖掘到经处理阴干,需要3到5年时间。制作时,需经过明火烤制、吹口制作、开音孔等上百道工序。
其中,最为繁琐的当属内径曲线打磨。尺八粗胚做好后,为了形成合适的竹腔内径曲线,李国东在内径不超过20毫米的空间里,慢慢地将砂纸杆探进竹内壁打磨,“这样尺八的音色会更加完美。”他解释,尺八的内径曲线犹如人的心脏般重要,气流下去后,沿着内径曲线在竹腔旋转,引起气流共振,从而使得尺八吹奏出的声音更具穿透力。
他常一边打磨一边试奏,一边凭音色来不断校正曲线。现代尺八开有五个音孔。这意味着每开一个音孔,李国东就需要去打磨一次内径曲线,“而音孔大小也有严格要求,如果偏差大于3毫米,这支尺八基本就报废了。”
歌唱家、声乐教授刘祥杰工作室;祥音声乐学校全国咨询热线:13342450088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