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人喜歌善舞,在三千多年前周武王伐纣的牧野之战中,巴人举矛挥戈,载歌载舞冲在最前锋,吓得敌人气馁心惊,倒戈而逃……春秋战国之际的“下里巴人”故事,描述了巴人且歌且舞、即兴唱和的民歌特色。
唐代大诗人刘禹锡为夔州刺史时,将巴人“前声断咽后声迟”的唱腔和伴以“竹枝”为道具及和声的舞蹈带到京城长安。在元稹、白居易等诗人的大力推崇下,竹枝歌舞大红大紫,风靡全国。经过刘禹锡、元稹、白居易等文人对巴人民歌的改造与倡导,竹枝词成为唐代乐府曲名。历唐、宋、元、明、清千载流传,竹枝词已成为中华诗坛一大类别。
竹枝词,因巴人歌舞用竹枝作道具、和声有“竹枝”“女儿”而得名。在现存唐、五代时皇甫松、孙光宪的竹枝词中,就有“竹枝”“女儿”的和声及衬词。古代巴人民歌大场面如迎神赛会、年令节月则多联唱,领唱作和;闲情踏月、男女互歌则多轮唱或对唱。直到宋代,《太平寰宇记》还记载了夔州巴渠县(今宣汉)——此县是当夷僚之边界,其民俗聚会则击鼓踏木牙,唱竹枝歌为乐。
脱离舞容被文人雅化了的竹枝词,作为一种诗歌体裁,不像律诗有平仄、对仗的严格要求,更不像其它词曲有各种特定的词牌、曲谱,有着咏风俗、歌民情、存俚语、重拗格等形式和内容特点,与人民群众生活距离较近。因此,竹枝词不仅走出巴山唱响神州,还漂洋过海传遍世界。
竹枝词源于古代巴人民歌中音乐与舞蹈的结合。生活在巴山峡川的巴人后裔土家族,他们的巴山舞、摆手舞、钱棍舞、肉连响、薅草锣鼓等,处处显现着古代“夷歌蛮舞”的少数民族特色。
土家山歌至今仍保留了古代巴人“前声断咽后声迟”的原生态唱腔。领唱、对唱、和唱加上联唱、轮唱,只是和声没有了“竹枝”“女儿”,而代之以“二嫂”“幺姑”“二姐”“幺妹”之类。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有人把宣汉民歌苏二姐改编为车灯调《红军强渡大渡河》,在全国引起轰动。
经文人改造的竹枝词广为记事,以诗存史。凡风土民情、山川形胜、社会百业、时尚风俗、历史记变等等都可入诗。竹枝词格律较宽,束缚较少。七言四句中一、二、四句句尾用平声,第三句句尾用仄声。其语言流畅,通俗易懂,朗朗上口,雅俗共赏,格调明快,诙谐风趣,于风趣中见神韵,于消遣中见真情,形成竹枝特有的山野味道。
古代巴人的风俗、民情、历史等很多因竹枝词的记唱而得以流传。有写土家历史如:“土船夷水射盐神,巴姓君王有旧闻。向王何许称天子,务相当年号廪君。”有写薅草锣鼓如:“换工男女上山坡,处处歌声应鼓锣。但汝唱歌莫轻薄,那山听得这山歌。”在现代,有描写巴女耕田的如:“云中****正犁田、叱犊声尖谷音传。挥鞭泥翻大湾水,犹望茅屋灶头烟。”
如今,竹枝歌舞更是巴山土家人的最爱,他们边歌边舞,口里唱着:“核桃栗瓣麻袋装,绕山背篓似燕行,丰城姐儿桃花妹儿,邀邀约约下东乡。”有土家人举杯高唱:“老者相邀围酒摊,开怀笑谈责任田,酒碗飞传眯醉眼,连声高喊我开钱!”巴人竹枝歌舞正是“輶轩太史采风诗,下里巴人举所知,摭拾街谈说合巷,一齐编入竹枝词。”
歌唱家、声乐教授刘祥杰工作室;祥音声乐学校全国咨询热线:13342450088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