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发掘和新编快消失的童谣 音乐人小河发起“寻谣计划”
最美好的部分是连接人与人
小河有一个小女儿,他找到第一首童谣的时候,曾想:“一定要让我的女儿听到,我觉得她会很喜欢。”为了寻找童谣,小河和他的团队每天在各个城市走街串巷,到老人聚集的胡同、公园、社区去寻找,和老人一个个接触、沟通。早晨8点,背着阮琴的小河会走进某个公园,悄悄靠近大爷大妈聚集的地方,听听他们在聊什么,自然加入话题,再开始问:“我们是收集老童谣的,你们有没有记得小时候唱的童谣?”碰到玩乐器的老人,他还会拿出阮琴跟老人互动一段。每个公园常常一逛就是三四个小时,像大海捞金,付出巨大的时间和精力,却往往会遇到无功而返的时候。
但小河灿烂的笑容里总是有极大的热情,因为对他来说,寻找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我们每一次去寻找,都是在开启一个通道。如果老人感兴趣,哪怕就简单觉得你这个人可交,他可能就会给你介绍朋友。所以当记忆打开或者通道建立以后,它是有很多可能的。有时候我觉得我们人跟人交往太有目的性了,但其实我们都只是美好事物的通道,越通顺,越喜悦。”
当他们找到好的童谣,会请老人先唱,再让专业音乐人调整和改编,并尽量保存老人记忆中的曲调,最终形成有文本、有韵律、还有演唱者的多媒体作品。每一站在花几个月时间寻找和整理童谣之后,小河的团队还会在当地做现场音乐会,请提供童谣的老人和今天的音乐人合作,把老童谣用最自然美好的方式传递给在这个城市生活的年轻人、孩子。“‘寻谣计划’更看中的,不是收集的结果,而是中间的通道:这个项目最美好的部分,是连接人和人,不同时代、不同年龄的人,音乐让这部分连接可以被听见。”
让过去的童谣拥有新的生命
随着整理出一首首童谣,挖掘到一个个唱童谣老人背后的故事,小河发现,“老有老的帅,老有老的美”,生命的力量与庄严,让他深深赞叹。“像北京的《卢沟桥》,上海的《摇船》、杭州的《秋柳》……我们听到的不仅是童谣,也是一个个老人和城市的珍贵记忆。”小河说,“随着一代代老人的离去,一首首童谣也在消失。真正的童谣和最真切的爱有关。在消逝之前找到它们,用今天的方式重新唱响,那一刻,老人、孩子和年轻人发生了自然美好的连接。这是我目前能做的最美好的事情。”
在“寻谣计划”推进过程中,小河和他的团队也遇到了更多志同道合的“接力人”,从三四岁的孩子到90多岁的老人,从身边的朋友到陌生的志愿者,越来越多人看到了“寻谣计划”的努力,加入到了他们的队伍当中。
“这个计划是没有终点的,但因为很多老人岁数确实大了,所以我们希望在五年内采集到所有被忽视的民间音乐文化区域,希望通过我们的寻找,让更多的人重视童谣、发现童谣、传播童谣。这是个接力和活化的过程。只有大家都有了保护与传递的意识,才有希望。”小河说,“现在‘寻谣计划’已经超出了我们原来的期望,一个小小的音乐计划,生发出了枝芽。这些新的发生,也提醒我们,需要具备更强烈的生命愿望与毅力,需要更多有效的工作与努力,才能获取水、阳光,来迎向明天。”
歌唱家、声乐教授刘祥杰工作室;祥音声乐学校全国咨询热线:13342450088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