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北交所再度出现大涨行情,掀起涨停潮。当日,北证50指数收涨11.41%,个股成交额突破300亿元,连续第六个交易日刷新历史天量。
借助市场东风,浙股也乘势上涨。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21至27日,北交所浙企平均涨幅达54.4%,日均成交额超7282万元。
一边是持续火热的交易,一边是密集推出的利好政策,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正涌入北交所。对此,浙江企业怎么看,A股投资者又该如何应对?
理性的惊喜
“这波行情确实很好,我们也希望活跃的资本市场能给企业带来更多发展机遇。”11月23日,位于嘉兴的坤博精工在北交所上市,公司董秘厉康妮告诉涌金君,相较于眼下的火热,他们更看重北交所长久表现。“这轮走势,我们确实很惊喜,后续会保持一个积极的心态。”
浙江是目前北交所上市企业量第三多的省份,共有24家,仅次江苏和广东。截至27日收盘,24家浙企总市值超293.3亿元,而仅上市三天的坤博精工更是表现不俗,股价翻身超3倍,市值达20.85亿元,位居浙企第二。
涌金君在采访中发现,相较于二级市场的火热,身处一级市场的浙企大多保持理性。某上市浙企负责人直言,北交所面向“专精特性”企业,定位“小而精”,市值规模有限,“火爆行情不会天天有,这一点大家都很清楚。”
“此外,能够上市北交所的专精特新企业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发展风格稳健,老板做事风格也比较务实,看待资本市场的短期波动更加理性。”该负责人说。
一位北交所内部人士也印证了这一说法。他透露,近期咨询上市事宜的浙江企业数量和以往差别不大,反倒是券商积极性更高,后者多关注后续利好政策何时落地,以便提前做好相关布局。
审核方面,该内部人士表示,目前北交所审核流程还算正常,没有加速或放缓的情况。
涌金君注意到,对短期行情保持理智,并不意味着浙江企业对融资没有需求。根据浙江股权交易中心的数据,截至10月末,共有9826家企业挂牌展示,其中专精特新企小巨人企业135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703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237家。
10月25日,北交所在浙江开展“三服务”活动,北交所副总经理张梅在现场表示,希望继续深化与浙江各级政府及相关单位的合作,持续加大服务力度,共同推动一批浙江标杆企业挂牌上市。
风水轮流转
本轮北交所上涨行情,离不开持续利好的政策驱动。
今年9月1日,证监会发文提出北交所“深改19条”,推出优化发行上市制度安排、发行承销制度,投资门槛降举措;近期,有关部门又提出使用独立920代码号段,把符合条件的北交所证券纳入中证全指指数样本空间。重重利好消息之下,北交所行情“越烧越旺”。
“现在北交所生态持续向好,大部分个股仍处于低估值水平,此轮行情属于估值修复行情。有了赚钱效应,市场就会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一家浙江券商基金经理透露。
在此背景下,投资者可谓“跑步入场”。截至11月22日,北交所合格投资者数量已达626万户,较“深改19条”推出以来新增69万户。
A股主板大环境也是助燃次轮北交所行情的重要因素。一种观点认为,当前沪深A股暂时缺乏拉升上涨的主导力量,由于北证A股规模有限,拉升行情的资金投入不高,自然成为此轮股市上涨的主舞台。
这也导致北交所与沪深市场一边涨一边跌的“跷跷板”现象。上周,上证综指下跌0.44%,深证成指下跌1.40%,创业板指下跌2.45%,资金虹吸明显。
上述基金经理观察到,北证A股上涨,对科创板影响最大。“北证开户的条件和科创板差别不大,因此北证吸引的资金,可能就是科创板以及部分创业板分流的资金。换句话说,当前市场上最活跃的资金,也是最容易被北证吸引的资金。”
当然,对于北交所的行情,沪深散户们也不必太羡慕。“毕竟北证的规模还是相对有限,吸引的资金又是机构的资金和大户的资金,这种状况很容易产生进的去、出不来的情况。”该人士认为,只有最后能够变现,才能够落袋为安。
关注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本文由,中国著名经济学家(研究中国民营经济40年)、浙商投资研究会会长、西湖书院董事长、创始院长(之一)周德文,特别推荐!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