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遵义产区:酱酒热潮“酿造”新图谋
“一枝独秀”的现实格局
在光鲜的数据之下,遵义产区仍然不得不面对诸多现实问题,“一枝独秀”毫无疑问是这些问题中共同的关键词。
首先是品类上,酱香型白酒的发展势头远超其他品类。同样作为老八大名酒之一的董酒,作为董香型酒的开创者,难以在全国范围内打开局面;其次,在品牌上,贵州茅台的知名度无需多言,但曾在贵州省内极具知名度的鸭溪窖酒、珍酒、湄窖,也已随着时间的流逝,或泯然于众人,或难以实现规模增长;再有是企业规模上,茅台集团已成为中国白酒龙头,贵州茅台、习酒、赖茅等较具知名度的品牌也均在茅台集团的旗下。除此之外,遵义产区无论是企业规模还是品牌知名度,较川酒的五粮液、泸州老窖、郎酒、舍得等巨头林立的状况而言,都显得小、散、乱。
遵义酒协副秘书长周山荣坦承,目前遵义仁怀市包括小作坊在内的酒业主体大概有2000家,有白酒生产许可证的有392家,这一数据说明遵义产区目前仍处于品牌集聚阶段,目前并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品牌。
另外,身处热潮之中的遵义酱香酒,除了企业规模较小以外,还需要面对酱香酒在中国市场无论是产量占比还是市场占比均较小的情况。周山荣介绍,根据2018年仁怀对白酒的统计数据,地方白酒除去浓香型白酒,真正的酱香型白酒大概也就十来万吨左右。这一数据对比2018年千万吨的白酒总产量可谓微不足道。不仅如此,记者在查询公开数据时也发现,目前酱香酒市场在中国白酒消费市场中的占比大约在15%左右,远低于浓香型白酒的占比。尽管从数据上看,酱香酒的利润占据了白酒市场利润超过四成的规模,但业内人士指出,这很大程度上是由茅台推高的。
借热度提升产区品牌
遵义产区的众多企业显然也意识到了品牌力弱是对企业持续发展的桎梏。近两年,诸多品牌或借助外来资本,或进行企业抱团,借助“酱酒热”这股风潮,不断走出遵义开启全国化布局的路线。记者在北京市场也注意到,近年来,包括习酒、赖茅等茅台系列酒品牌,钓鱼台、国台酒等企业,正越来越多出现在公众视野当中。企业正尝试通过加大广告宣传力度以及渠道延伸,来打破遵义白酒“独有茅台”的品牌格局。
华盛名酒副董事长陈锐表示,酱酒格局已经形成,呈现出向知名品牌集中的趋势。但在酱香酒热潮之下,新一轮酱香酒的洗牌即将来临。区域型的品牌、品牌力弱的品牌在获得发展机会的同时,将面临的是市场挤压式的竞争。强大资本加持的品牌,目前已经很快渗透到二三线市场。可以说,酱香酒的大时代,不代表任何人都能享受酱酒热带来的红利。
这种情况,在遵义产区表现得尤为显著,事实上,越来越多的外来资本正借着酱香酒热潮加入到遵义产区的白酒“厮杀”当中。目前,劲酒正收购茅台镇的酒厂加入“战局”,天士力也早已赴茅台镇进行投资,外来资本加持正助推茅台镇乃至遵义产区诞生更多新的品牌。不过,有白酒行业人士提醒,产区内不同区域的协作尤为重要,甚至是与周边省区的酱酒企业进行协作。未来酱酒一定会形成区域性大产区主导市场格局的情形。因此,单靠茅台镇、赤水河想要形成多个品牌的全国化,是难以达成的。
四川崇阳药香型白酒“非遗”传承人余刚 网络宣传办公室选自网络
四川金盆地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省崇阳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宣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