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饮酒礼仪分为四步:“拜、祭、啐、卒爵”。即先做出拜的动作,以示敬意,接着把酒倒出一点在地上,祭谢大地生养之德;然后品尝酒味并加以赞扬,令主人高兴;最后才能仰杯而尽。
今天咱们在酒桌上,隔着老远“打的”过来敬酒,其实就是古代酒礼“避席而立”的翻版;而敬酒以“三杯为度”,更是古礼在今天的延续。
虽说伴随时代发展,愈来愈多80后、90后成为饮酒人群中的主体,尽管千百年前的很多酒仪、酒俗渐已失传,但作为传统饮酒文化根基的、基本的酒礼,我们很有必要加以传承和弘扬。譬如:
量力而饮,节制有度,饮酒要自我克制,十分酒量最好只喝到六七分,至多不过七八分,饮而不乱。正所谓“酒不可极,才不可尽。吾欲持酒以礼,持才以愚,何患之有也?”力戒贪杯与逞才。
饮而不劝,至少不能强劝,讲究“君子饮酒,率真量情;文士儒雅,概有斯致。”切勿强人所难,执意劝饮。还是主随客便,自饮自斟为好。
自古起,酒就被纳入礼的轨道,《周礼》、《礼记》中,没有一页不提到礼,几乎没有一页不提到酒,可见酒与礼的密不可分是中国酒文化的特点之一。
酒以礼成,酒作为一种交际媒介,迎宾送客,聚朋会友,彼此沟通,传递友情,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熟知酒桌上的“礼仪”,有助于在现代交际中展现个人修养与品味。
四川崇阳药香型白酒“非遗”传承人余刚 网络宣传办公室选自网络
四川金盆地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省崇阳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宣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