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从古至今皆受人推崇。“酒逢知己千杯少”“ 唯有美酒可忘忧”饮酒作诗似乎是中国文人的特有标签。
自古以来,酒作为文人才子艺术灵感的推进剂,放浪形骸的护身符,寄身桃源的好伙伴,慰籍心灵的安魂曲;文人雅士、迁客骚人好饮者甚众。李白狂放,阮籍不羁,陶潜隐逸,曹操骄横,无一不与酒相依相伴。但真正因酒壮名、因酒失意、酒伴一生的却屈指可数,北宋名士苏舜钦可算其中之一。
沉迷诗文,少年无名
一提到“苏”姓,脑海里浮现的大多都是眉山苏氏三杰— —“苏洵、苏轼、苏辙”。诚然,苏氏一门三杰均为唐宋八大家,名垂千古、声入闭户只是不可小觑。事实上,铜山三苏— —“苏易简、苏舜钦、苏舜元”在宋代也是有名的文人志士!
其实说到苏舜钦,我想大多数人是不熟悉的。苏舜钦小的时候并没有什么特别出众之处,唯一拿得出手的,可能也就是有些大志之言;虽然他对北宋但是流行的对偶甚不在意,却把叛逆的心思花到了研究文章上,尤其是古文诗歌,这也为其以后的诗文成就奠定了基础。即便这样,说起年少的苏舜钦,第一印象也只是一个因父荫得官的小儿!
直言进谏,渐得赏识
最早,苏舜钦他老爸给他弄到的一个专管祭祀杂务的小职(太庙斋郎);他也肯上进,在后台和才华相辅相成之下,这官也就越来越大了,21岁就做到了县尉(跟现在的公安局长差不多)。没过多久他又考得了进士,升官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
他在做官的这段时间里一直上书谏言,大力提倡古文革新运动,为欧阳修所赞誉。在政治上,苏舜钦支持“庆历新政”,范仲淹也是很看好他的,皇帝亦觉得他是个人才,很是赏识。
四川崇阳药香型白酒“非遗”传承人余刚 网络宣传办公室选自网络
四川金盆地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省崇阳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宣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