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宜宾市白酒历史文化保护条例》颁布实施新闻发布会召开。该《条例》设“总则”“名录管理”“保护措施”“传承发展”“法律责任”“附则”六章,共四十七条,将于2019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旨在传承和弘扬宜宾白酒历史文化,保护宜宾白酒传统工艺和白酒酿造生态环境,促进宜宾经济社会发展。
“宜宾白酒凭借独特的区域条件、气候条件、环境条件等优势,在全省、全国白酒行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宜宾作为‘中国白酒之都’,历史上各朝各代均有佳酿问世,是中国白酒文化发祥地之一。”宜宾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常委会法工委主任熊鸣介绍,宜宾市内现存大量诸如老窖池、酿酒技艺等与白酒生产相关的历史文化资源急需保护和传承。为了加强宜宾市白酒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经宜宾市委同意,市人大常委会将《条例》列入立法计划加以推进。
“宜宾境内的白酒历史文化资源数量和种类相当丰富,为此,《宜宾白酒历史文化保护条例》要求市人民政府加强对白酒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的领导,要求其建立健全综合协调机制和保护目标责任制。”熊鸣说,《条例》以第二章专章,系统全面的规定了白酒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名录制度,要求文化旅游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名录的管理制度和具体保护措施;针对名录内的不同项目,条例规定了不同的保护措施,如第二十条设立了保护标志、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对老窖池等场所的使用和周边活动进行了规范、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明确技艺代表人权利义务、第三十条至三十二条对周边水、大气、土壤环境的治理等。“可以说,条例从不同的角度,对宜宾的白酒历史文化进行了全方位的保护。”
宜宾白酒历史悠久,从先秦时期的蒟酱到如今驰名中外的五粮液,绵延了4000多年的历史。不仅有五粮液长发升、利川永明清酿酒作坊、流杯池、安乐泉等物质文化遗产,也有公布为非遗项目的白酒酿造技艺及其传承人、民俗、文献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白酒历史文化遗产反映的是宜宾先民们的劳动智慧,记载的是中国人民涉足生物工程科学领域的进程,已经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条例》从加强管理、促进规范、鼓励创新出发,力争将这承载宜宾历史的宝贵资源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在《条例》制定过程中,也非常注重体现“宜宾特色”。
四川崇阳药香型白酒“非遗”传承人余刚 网络宣传办公室选自网络
四川金盆地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省崇阳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宣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