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居民收入增加,高端白酒的消费群体从此前的三公群体,转向中等收入阶层,白酒行业在2016年再次迎来复苏。
在贵州、四川等产酒大省, 白酒业是当地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2019年8月30日,贵州茅台(600519.SH)每股价格收盘于1142元,市值再创1.44万亿元新高。五粮液(000858.SZ)、古井贡酒(000596.SZ)等一二线酒企股价亦连创历史新高。
资金热捧的背后,是白酒行业自2016年强势复苏的结果。在消费占比上升、中高端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白酒行业已成为中国消费品行业的一支中坚力量。根据公开数据,2018年中国白酒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销售收入8122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476.45亿元,分别同比2017年增长10.20%和23.92%,是不折不扣的产销两旺景气行业,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在贵州、四川等产酒大省,白酒业是当地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而此前该行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作为国人沟通、交流的主要消费品,白酒行业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小作坊,发展到现在的规模化作业,其间历程跌宕起伏,辉煌与低迷交替呈现。
新中国成立后至1989年的几届全国白酒评选,以及60年代初期的白酒试点,不仅奠定了如今的行业内的品牌格局,也确认了清、浓、酱三种基本香型。
1988年价格放开后,白酒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期。汾酒曾一度成为中国第一大酒业,直到1995年五粮液被授予“中国酒业大王”桂冠。随后,山东两大酒企孔府宴酒、秦池在央视标王的不断现身,呈现了彼时白酒的辉煌。
受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白酒行业陷入调整期,直到2004年触底反弹。在宏观经济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加的背景下,白酒行业自2005年起迎来了黄金八年,三公消费是支撑该时期市场的主力军。
高端白酒率先崛起、中档酒中场发力、次高端酒收尾获得超额收益,是这一阶段主要特征。
黄金期的高速发展,让白酒行业埋下的集体非理性涨价、放量销售等隐患,在2012年底遭遇限制三公消费政策等不利因素时,大面积爆发。白酒市场一片惨淡,各酒企通过改革渠道、降价、去库存等措施自我疗伤。
随着居民收入增加,高端白酒的消费群体从此前的三公群体,转向中等收入阶层,白酒行业在2016年再次迎来复苏。马太效应在此轮回暖行情中逐渐显现,贵州茅台、五粮液等公司业绩持续高歌猛进,而洋河股份(002304.SZ)、金辉酒(603919.SH)等业绩后续乏力,部分公司在2019年上半年出现业绩下滑的窘境。
四川崇阳药香型白酒“非遗”传承人余刚 网络宣传办公室选自网络
四川金盆地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省崇阳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宣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