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谈市场政策的“不太公平”。早在中国加入WTO时,将酒类列为普通消费品,而其他国家将酒类列为特殊商品,致使中国酒类进入其他国家壁垒重重。反观国外酒类进入中国却轻松得多,再加上国家降低洋酒关税,国外酒类在中国发展迅猛。国外各国对于烈酒管理的政策法律差别很大,按照本国法规将白酒归类于不同品类酒精饮料,执行不同的进口检验和关税标准,导致中国白酒的出口成本高,再加上不少国家对中国白酒进口征收高额关税,如韩国180%、泰国200%、俄罗斯300%,削弱了中国白酒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再谈营销推广的“邯郸学步”。近年来,一提白酒国际化,首先想到就是鸡尾酒。了解鸡尾酒的人都知道,调制鸡尾酒需要使用香气不复杂的烈酒,而中国白酒因独有的“曲”发酵而有复杂的香气,所以不适合调制鸡尾酒。用以调配鸡尾酒,严格意义上讲,有点类似于“葡萄酒+雪碧”,不仅失去酒的本来特色,而且还降低酒的应有价值。葡萄酒及烈酒进入中国,大多是“场景式”营销,目的很简单,借助中国经销商打开市场;中国白酒进入海外,大多是“应景式”营销,目的更简单,借助海外市场提升国内影响力。
由此来看,想要世界人民接(尝)受(试)白酒,其实并不难。首先要进得去国外的渠道,而不是仅限于免税店;其次要把白酒的价格降下来,换句话说要把关税降下来;最后要守住白酒的特色,与外国商人一起将酒卖给当地人。
白酒出海难,把这个锅甩给外部困难重重很容易。其实,换个角度想,国内市场容量足够大,所以白酒企业出海并无“生存压力”。举个例子,意大利(国土面积约30.1万平方公里,人口约6000万),年产葡萄酒39.3亿升,2018年葡萄酒出口总额为62亿欧元。相比于葡萄酒出口大国,白酒酒企无疑是幸运的。
出海对于白酒而言,或早或晚是迟早要走的路,寄希望于有关部门来协调政策的同时,也应该苦练内功,毕竟市场之事还要依赖自己。
四川崇阳药香型白酒“非遗”传承人余刚 网络宣传办公室选自网络
四川金盆地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省崇阳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宣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