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10月19日,包括洋河股份、五粮液、泸州老窖等在内的共计21家名酒企业负责人出现在中国浓香白酒高峰论坛上。在会议上,各家酒企掌舵人的集中诉求和观点聚焦在浓香型白酒高端化、高品质上。
事实上,从全行业来看,一线名酒之间的竞争已经从过去的价格、品牌竞争向产品、营销、市场、文化、服务、终端、国际化等全维度竞争跨越。酒企需要构建独特的品牌、营销模式,取得差异化竞争优势。
一位酒企经销商告诉记者,如此多浓香型白酒掌门人聚集探讨标准和品质问题,虽然目前浓香型还是占据江湖的决定地位,但面对市场份额下滑,归根到底还是为了寻求突破。而在诸多酒企寻找突破瓶颈的方式过程中,包括销售渠道数字化转型升级越来越成为酒企的共识。
巩固浓香型霸主地位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新中国百废待兴之际,众多浓香白酒企业率先在传统作坊的基础上,相继在各地成立国营酒厂,成为白酒产业复兴发展的主力军。尽管当时白酒相当紧缺,但浓香型企业为满足市场供给和消费做出了主要贡献,”苏酒集团(洋河股份)党委书记、董事长王耀介绍起浓香型白酒的中国发展历程时表示。
而随着上世纪70、80年代窖泥培养等酿造技术的推广和普及,浓香型白酒酿造的门槛大大降低,浓香型白酒迅速走出四川,在北方地区发展起来。此外,多种粮食酿造的工艺,不仅增加了酒体复合性,也让浓香型白酒与不同地理环境结合的能力更强大,从而更具地方文化特色。浓香白酒一度在消费市场的占有率接近90%。
近年来,白酒行业发展的一个重大趋势就是“香型大战”,“三香”鼎立格局逐渐显现出来。随着酱香型和清香型白酒的崛起,浓香型白酒市场正被逐渐蚕食。
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白酒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的销售额共计6000亿元左右,而浓香型白酒的销售额在4500亿元左右,占据整个白酒市场容量的70%以上。《2018年度酱酒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酱酒的真实产能在50万-60万千升,约占我国白酒整体产能的4%左右;酱酒销售收入约1100亿元,约占我国白酒收入的20%;酱酒净利润在430亿-440亿元,占行业的35%左右。
虽然占据白酒江湖的绝对地位,但面对市场份额的下滑,浓香白酒企业们也有了共识,必须尽快建立起行业标准,重提老窖、气候、工艺,由龙头企业带领重寻浓香型品质本源成为浓香型品牌重新占领消费者心智的关键。
四川崇阳药香型白酒“非遗”传承人余刚 网络宣传办公室选自网络
四川金盆地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省崇阳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宣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