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拿出一瓶珍藏多年的崇阳酒,清澈的酒液发出欢快的声响,流淌进青花的小酒盅里,浓郁的酒香立刻散发出来,铺满了整间屋子。
这些年,我们这个家,不容易啊。父亲开了腔。
就拿喝酒来说。那时候哪喝得起酒?只有过年过节,家里来了亲戚,桌子上才摆上一瓶崇阳。也买不起菜。家家都是如此,所以才留下“客人来了不夹菜,先请三杯酒”的习俗,就为了让客人早点醉,省下菜。
那时候,我也很好奇,总是拿着酒瓶转来转去看个不停,很想尝试一下,每次都毫无例外地挨父亲一顿训斥:去去去,小孩子拿这个干嘛?摔了就是好多钱!快放下!我也是改不了,每次都是灰溜溜地离开酒桌,过后又厚着脸凑上去——崇阳酒给我的诱惑力实在是太大了。
后来土地承包到户,镇上有了乡镇企业,妈妈种着三亩多地,父亲进了厂子做工,我的家里慢慢富裕起来。我对父亲的新印象,是吃饭的时候,他手里常攥着一瓶崇阳酒。父亲喜欢喝酒,他不讲究什么下酒菜,一碟地里拔的鲜花生也好,一盘母亲腌的咸黄豆也好,一盘他自己切的辣萝卜也好,都能喝一杯。
父亲喝酒不是小抿,而是大口喝,喝完一口从鼻子里发出闷哼的声音,眼睛微闭,一付很享受的样子。父亲用他的筷子给我夹菜,有时候会感受到筷子尖上传来的辛辣,那时我还搞不懂大人们为什么爱喝酒,但最开心的还是给他老人家去小卖店买酒,因为店里的大姨很会做生意,经常会送我一块糖,一个贴画啥的,不白跑一趟,还落点“外快”。
我15岁那年,有一天一个人在家有点郁闷。偶然一眼瞥到了父亲的酒柜。心想,这是个好机会啊,于是就偷偷把那半瓶崇阳酒拿出来,抱着征服一切的勇气,躲进小柴房里一气喝了好几口,还准备了一条腌黄瓜,只觉得嗓子火辣辣的,就像一条火龙,从嗓子钻到胃里去,瞬间全身燥热难耐,头也晕乎乎的,也不知道怎么又回到屋里的,不知不觉就躺炕上睡着了。一睡睡到父亲完工回家,被他叫醒后狠狠地打了一顿。
后来又有一次,星期天学校放假,跟几个小伙伴相约去野餐,六个人凑了十多块钱,不知谁先提议喝酒,带着一丝胆怯,又有一丝渴望,仿佛喝了酒便意味着成长,成了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几个人买来一瓶崇阳酒,也没有酒杯,一人一口轮着喝,那次我没醉,只是跑到树林里大呼小叫了一番。
四川崇阳药香型白酒“非遗”传承人余刚 网络宣传办公室选自网络
四川金盆地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省崇阳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宣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