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新政策不再对白酒产业设限 川酒如何迎接“利好时代”
此轮业外资本进入,没有想象中那么热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虽然白酒行业利润率很高,并且是一个能够长线发展的行业,一直以来是资本最热衷的领域。但是,白酒高端品牌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天时地利资源与时间的积淀,因而新进资本往往只能从竞争最激烈的中低端市场入局,要想脱颖而出并没有那么容易。
首先,市场的优胜劣汰一直在继续。根据中酒协数据显示,连续三年来,中国白酒销售收入、产业利润持续增长,总产量、规模以上的企业数量却连续减少。截至去年12月底,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1176家,而这个数字在2017年则是1593家,3年来企业数量减少了417家,接近1/3。
其次,这个行业的“新人存活率”一直都不高。近些年来,业外资本进入酒业的名单上,可以列出联想、娃哈哈、海航、联想、江中、星河湾、平安、娃哈哈等一长串,但无一不是抱憾离场,成功者寥寥无几。
数据显示,去年中国白酒产业1400亿元的产业利润,主要集中在产业的前50家,利润集中在4%的企业。而聚焦到川酒产业同样如此——去年川酒规上企业311家,总体实现利润448.8亿元,同比增长31.0%,但是其中“六朵金花”实现利润为369亿元,占全省的82.2%;四大产区实现利润约438.0亿元,占全省的97.6%。
产能和产值都在往头部集中,这在宋书玉看来,这一轮产业政策放开,不会导致全国酒厂遍地开花。事实证明,对白酒高利润一直敏感的资本,在这一轮的机遇面前保持了冷静。“新政策对拥有天时地利的川酒‘局中人’而言,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新机遇,川酒企业要抢抓政策调整带来的机遇做大做强。”
“没有新开的酒厂,审批下放等措施也还在做方案阶段。”这是本报记者近日在邛崃产区了解到的消息。而在泸州、宜宾等产区,同样没有太多外来资本直接入场的新消息。
“小打小闹不行,大规模投资风险又客观存在。”浸润白酒行业数年的绵竹剑西酒业负责人江平贵表示,多年看到很多业外资本进入,但是几乎都是以失败而告终,两个关键因素:投资大、周期性强——投资动辄以亿元甚至十亿元为单位,其中涉及大规模基础设施以及前期投资期,普通逐利性资本不愿意俯身来做。
四川崇阳药香型白酒“非遗”传承人余刚 网络宣传办公室选自网络
四川金盆地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省崇阳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宣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