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莫言的小雪爱讲故事,她跟我聊起了“酒香过处是崇州”
一个清晨,同学小雪带着我,从成都金沙站出发,乘坐出租车,到崇州市滨河路,只用了50分钟。
小雪是崇州人,和她喜欢的莫言一样,爱讲故事。在她的讲述里,崇州,这个“天府之国的腹心”从我面前渐渐清晰起来。
崇州是个有故事的地方。这里古称蜀州,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杨贵妃就出生在这里。唐朝诗人裴迪任蜀州刺史时曾邀杜甫登临,杜甫曾作诗,赞颂"东阁观梅动诗兴"。陆游任蜀州通判后,更是留下100多首寄怀蜀州的诗篇。崇州素以"礼仪之邦"驰名,东晋《华阳国志》对此大加赞誉,清光绪《崇庆州志》记载:"外邻成都,学者文质彬彬,诗礼相尚,弦诵之声,达于四境。"
小雪的故事,是从她崇州老家的端午节开始的。
小雪和我一样,是个70后,小时候也赶上了贫困难捱的日子。她吃了一年半红薯面窝窝头、玉米面贴饼子,大米和白面在她眼里,就好像如今商场里的奢侈品。所以,端午节包粽子,搁小雪家是想都不要想的事。每年过端午节,崇州农村的人们都要早早地把五色新丝缠角粽,父母都会用雄黄酒为孩子们点上漂亮的美人痣,寓意孩子们健康成长、平安幸福。这里还有端午节挂香囊的习俗,那些年,包不起粽子,小雪的母亲早早就预备香囊布,采中草药,把这当成一件大事。
让小雪落泪的正是母亲为她做香囊的事情。她说:“那年我七岁,弟弟在端午节的头一天突然发烧进了城里住院,父母亲在院里陪床。端午节那天,家家放鞭放炮,我呆在姥姥家,心想这回妈可做不成香囊给我了。因为我知道她根本就没能找到好看的香囊布。
但是我想错了。妈妈让爸爸不但给我捎回了香囊,还有两个热乎乎的粽子。姥姥舍不得吃,都让给了我。我双手捧着粽子,一小口一小口地抿着,享受着粽子的香甜,竟忘了问起香囊是怎么完成的。
姥姥心疼地给父亲拿过一只马扎,说:‘县城那么老远的,你还为这个跑啥啊!’
父亲喘着粗气说:‘雪她娘不乐意,说咱年年这时候都做香囊,若是落下一年,对孩子不好呢!’
四川崇阳药香型白酒“非遗”传承人余刚 网络宣传办公室选自网络
四川金盆地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省崇阳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宣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