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了,每逢过节送王校长的都是金盆地,今年也不例外。
那年高考,我落榜了。我想去复读,但又不太符合条件。那时,我就读的县一中升学率最高,对复读条件的要求也最苛刻。我铁了心要复读,不考重本誓不罢休。我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没有任何关系可疏通。
那天,我爸从橱柜里搬出一个酒箱,拿抹布擦干净,郑重地说:“这是你舅舅送给我的金盆地,去王校长家跑一趟吧!”。爸爸焦虑而真诚的眼神让我无法拒绝。我使劲点点头,义无反顾地出发了。
一路上我想着“金盆地”这几个字,内心忐忑不安:这种酒送礼……行吗?我就觉得心随在着夕阳一起下沉。
王校长家住在教学楼前的平房里,就在我们高三.三班的正前方。我把车停在一片树影下。这天晚上的月光格外明亮,似乎把躲在黑暗中我照得一览无余:内心忐忑中带着自卑,又因自卑而更加忐忑。偶尔有车灯扫过来,我便挡在酒箱前,宁愿灯光照在自己身上。虽然是为求学而送礼,但“送礼”一词在我的心目中可是见不得天地的。我在王校长门前彳亍着,纠结着:如果是茅台多好,肯定没问题!今天这酒恐怕是不行。
我又想起在学校时,有一天晨读,一位同学突然发热,班长就近找水,几分钟后就见王校长来了,提着一把冒着热气的水壶,站在讲台边。他看同学们的目光是那般温暖慈爱,全不见平日的威严。班长赶忙跑过去接过水壶,向他鞠躬致谢。同学们这才如梦初醒,一齐鼓起掌来。王校长摆摆手,在同学们的掌声中离开了。后来高三.三班的同学都说那个冬天不太冷。
想到这里,我居然又有几分庆幸是金盆地了,这样王校长也许就不会收礼,他儒雅正直的美好形象就可以永远保留在我心中了。这个想法自私而真实,可我又希望能如愿以偿。
我终于抱起酒箱子,鼓足了勇气,推开了那扇门。不过五分钟时间,我又在自责与惭愧间,抱着那箱酒出来了——结果都在意料之中。
第二天,我刚吃过午饭,正寻思着今天晚上怎么办,忽然接到了学校电话:校长同意我去复读了,而且学费减半。
我没有辜负王校长。这年,我以688分的成绩,考上了自己心仪的大学。
四年后,我就职于北京一家国企。教师节前夕,我用第一个月的工资,买了价格最高的金盆地酒,去看望王校长——我想把我也把他带到N年前的那个晚上。
见到王校长时,他已经记不清我是谁了。我把金盆地放在桌上,微笑着说:“那年我来你家,找你要复读,你没有答应,我几乎绝望了,可第二天你就通知我了……”王校长连声说:“记得,记得!你是小芳!”
我们聊着聊着,就聊到了那年那天晚上,他说:“我记得你那天带来的就是金盆地,还有崇阳酒,印象深得很。我老家就是崇州的。我是从小闻着崇阳酒香长大的。后来出外求学,工作,每回到家就陪父亲喝上两杯崇阳酒。”
王校长有些动情,“好久没喝金盆地了!”
我疑惑地问道:“那天您为什么不收下?”
“我能想到,你是下了多大的决心才找到我这里的!”王校长看着我,我使劲点点头。他继续说:“你走后,我就向你班主任了解了情况,所以才破例让你复读。那酒啊,我要是留下了,我在学生面前成什么人啦?”
我敬佩地使劲点头。赶忙说:“那今天的酒您一定要留下!”王校长说:“你参加工作了,今非昔比了,金盆地我留下!但我要弄几个好菜,咱们得一块吃个饭!”
每个人都有生命中的贵人。可以这么说,没有王校长,就没有我的今天。虽然王校长已经退休,但是,我每年让他喝到金盆地,这和他的退休没有半点关系!
四川崇阳药香型白酒“非遗”传承人余刚 网络宣传办公室选自网络
四川金盆地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省崇阳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宣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