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国庆节过后,河南郑州市举办了全国秋季糖酒交易会。时任崇庆县(今崇州市)副县长的王艾文(后任县长丶市委书记丶市人大主任等职),亲自出征,带领我们一大帮人浩浩荡荡进军郑州去卖酒。
崇庆县人谈起酒,往往眉飞色舞,豪气冲天。因为不仅人们多彩的生活离不开酒,而且酒,是崇庆县一大优势产品,对经济的发展贡献很大。
改革开放后,“三编(竹编、藤编、棕编)一酒一建材”是崇庆县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叫得很响的口号。1986年初夏,四川省委书记杨汝岱在视察崇庆县时,面对千头万绪的工作,对县委、县政府的工作作了三条指示,其中第三条就是专讲如何发展酒类生产、打造好崇庆县这个“拳头”产品去占领市场。这就足见酒在崇庆县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是何等之高!几个月后,王县长带队参加郑州糖酒会,也可看出他对酒类这个支柱产业的重视。
我们是坐火车到郑州去的。那时的火车应该说是当时先进的交通工具。但和今天的高铁比起来,简直一个在地下,一个在天上,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它给我留下的印象是不仅慢,而且又挤又嘈杂,空气很污浊。记得当时县糖酒公司常在外省市跑酒类供销的科长龚自力曾对我说,那些年他出差,往往是临时决定,买不到坐票,只能买站票,过道上,甚至上下车的门口也挤满了人,让人动弹不得。有一次,他站得时间长了,实在遭不住,只好拿出一个酒瓶,倒过来坐在上面,一坐就是几小时,一直坐到目的地才下车,真有一种活受罪的感觉。我们因是提前买的预售票,有坐位,应算是很幸运的了。
我们在火车上经过一天多的摇晃总算抵达了郑州。喜出望外的是我们被安排在河南宾馆住宿。服务员告诉我们,这宾馆尽管建造于解放初,已有30多年历史,但档次不低,一代伟人毛泽东主持的郑州会议就在这宾馆召开的。得知这背景,我们一行好兴奋,精神为之一振,旅途的什么劳累疲乏委屈通通被彻底地扫了个精光。我们住的是普通标间,服务不错,感觉很舒适的。
安顿下来,王县长就带我们一行去到糖酒会主会场,只见无边无际的标语像瀑布一样从楼上倾泻下来,咋一看,好像这个城市楼房都穿上了由红色标语缝制成的衣服似的。展场内,又是另一番繁华景象,大小不同的展厅,装修风格各异,展台布置更是各显神通;虽说叫糖酒交易会,琳琅满目的各类商品多得叫你数不过来。但是不管那些商品有好多,随便你从哪一个角度去想去看,也难以掩盖那浓浓的酒香味独领风骚的局面;各种香型和品牌的酒、荣获省市部级或全国各种奖项的酒,让人眼花缭乱;各种不同的包装,各种不同的瓶型,令人目不暇接;穿着那个时代时髦或“土”得掉渣的人们,操着各种方言和南腔北调“普通话”论酒的人群,时时都在提醒你,这里正开着全国糖酒业的秋季第一盛会,它为全中国数以万计的企业和经销商提供了展示和交易的平台!
王县长还到崇庆县糖酒公司、县酒厂、日杂公司、崇施酒厂等所有崇庆县各展馆看望参展企业和人员。此后又在河南宾馆召开部分企业代表座谈会,听取他们参展的经验介绍、意见和要求。他一再叮咛大家,要趁这难得的机会广开眼界,深交朋友,联络感情,搜集信息,研究市场,做活生意,为全县经济发展出大力,流大汗,多贡献。
在郑州期间,我们还做过与糖酒会根本无关但令人难忘的事:看桥、看河、看水。
原来我们在郑州时,得到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亚洲第一公路大桥——郑州黄河大桥国庆节通车了!这可是一件非常了不起令人大开眼界的伟大成就,而且建桥的地点就在花园口的老渡口,蒋介石搞的花园口决堤惨案也发生在那里。我们都很想去看看。
一天下午,郑州有关部门给我们安排一辆小车,送我们到离城10余公里的花园口黄河公路大桥。大桥南面有个收费站,小车要交十元钱才能过桥。这是我第一次听说、也是笫一次遇到过桥还要收费,有种怪怪的跟不上趟的感觉。
开小车的师傅自豪地告诉我们,黄河大桥是几天前的九月三十日通车的。这桥有11里多长,宽18.5米,是邓小平同志题写的桥名,是亚洲第一公路大桥!
我们在上桥后不久,王县长请师傅停车,我们下车仔细看宽阔的桥面,那时桥中间没有安护拦分开南来北往的车,只在最中间画有两道黄色实线,实线两边各画有一道白色虚线。桥两边的边沿各有一条高出车行道三十多公分、约一米多宽的望不到头的人行道。
这是我第一次和万里母亲河黄河的最亲密的接触。我先站在桥东的人行道上向河东望去,因丰水期早已过去,水流不大。放眼望去,黄色的水,黄色的泥沙都与天相接,连空气和天都像是被染成了淡淡的黄色。桥上很少有车辆来往,我观赏了下游,又轻松横穿公路桥面,站上桥对面的人行道再接目远眺黄河上游。但见前方、左右和上下,目之所接,仍是一片黄色。我用力睁大双眼,很难看到一点绿色。我们都在桥上留了影后,从开车师傅处得知,如果我们继续前行,看完全桥直抵北岸再掉头回来又得交一次过桥费。为了节省10元钱,王县长决定就此折返。车刚返回到桥头时,我向王县长提议,下车到河堤上走走,把细看看黄河,还可以用大桥和黄河为背景照张照片留念。王县长当即应允。我们一行便下车沿河堤向黄河上游方向走去。
我边走边察看,尽管河堤宽宽的,高高的,但我也可以判断河床明显高于河堤外好多。一想到这里就是黄河的花园口,脑子里立马浮现出读书上历史课时讲过的抗日战争史上三大惨案之一花园口决堤惨案。
原来蒋介石为阻止节节推进的日本侵略军占领郑州和武汉,亲临郑州,定下“以水代兵”计划。1938年6月,正是黄河丰水期,又恰逢黄河流域上游是雨季,蒋介石在未通知百姓的情况下,悍然强令嫡系挖开花园口黄河堤坝,造成人为河道改道,使河南大片农田、村庄、房屋、道路、城镇成为一片汪洋大海,形成黄泛区。蒋介石此举丝毫没能阻止日本的铁蹄向前,仅仅四个月后,日本仍占领了武汉。蒋介石制造花园口决堤惨案造成黄河改道,遭大殃的却是百姓!几年后,更是直接导致河南大饥荒,300多万人死于饥饿,数千万人成了难民。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后两年,即1947年才堵住花园口缺口,引黄河重回故道。
那时,我站在黄河花园口堤上,远眺大桥和堤内堤外的巨大变化,此情此景,令我思绪万千,欣慰地感到,如今总算“换了人间”!这一切再次雄辩地证明“人间正道是沧桑”啊!
王县长带我们郑州卖酒之行已过去34年,但给我留下的记忆和印象却是那样的深刻和难忘。
(文/雷仕忠)
四川崇阳药香型白酒“非遗”传承人余刚 网络宣传办公室选自网络
四川金盆地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省崇阳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宣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