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元月七日,晨,打开手机,字节跳动,映入眼帘,发现群里一片喜悦欢腾:
“成都飘雪了!”
“哇!崇州飘雪了!”
“琉璃坝又下雪了!”
“兴奋不已!”
“好运连连!瑞雪兆丰年!”
几十年的好友“青城闲士”也赋诗歌之:“纷纷扬扬秀舞蹈,白白生生飘银票。惊喜落在渴望中,飞雪迎春送喜报!”
......
我连忙进入庭院,果然满眼纷纷扬场,虽然没有“大如席”,但总能看到雪花飘飘的景象,连墙角处的梅花也笑咪咪地开着,正应了那句“梅花欢喜漫天雪”!见到久违了好多年好多年的雪花,情不自禁喜上心头,勾起一段往事的回忆。
那是1980年春节前夕,在崇庆县委召开的各公社党委书记部署春节和来年工作会议期间,我见到江源公社党委书记王艾文,闲聊中我问他动手抓备耕工作了么,他说己经着手了。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我心里一直在琢磨这事。散会后不两天,眼看除夕快到,我对同事张德明(后调回老家新津县)说:“现在有的乡村干部,被过去的穷过度整怕了,在抓工副业广开财路弄钱时,露出了忽视种植业的苗头,没有把主要力量放在抓大春备耕工作上。
我听江源王书记说,他们已在开始抓大春备耕了。干脆我们去采写一篇抓备耕的报道,你觉得如何?”他高兴地说:“这是好点子,针对性时效性都强。”大家心想到一处了,当即给江源公社打电话,请他们转告王书记,我们明天来采访大春备耕一事。
谁知老天象是故意同我们作对,又象是专门考验我们,当天晚上气温骤降,纷纷扬扬下起了大雪;第二天早饭后,仍然是风雪交加。吃得苦中苦,方能搞新闻。为工作,为信誉,我俩顾不得天寒地冻加路滑,蹬上自行车,顶风冒雪,出东门,过大划,直向江源奔去,。但见公路两边雪白一片,银装素裹。风大雪大路难行,30多里路,花了一个半小时!还好,双耳冻木了,但两只都还在!
一走拢江源公社,与正等我们的王艾文书记简单寒喧两句,就直奔主题。他向我们详细介绍了全公社备耕的指导思想和实际行动,既有面上的概况,又有点上的典型,条理分明,采访进行得很顺利。就凭他的介绍,写一篇新闻稿完全可以了。但我们仍照老习惯,希望到生产队现场看看。
这时雪虽然停了,但刺骨寒风仍然刮得手脸生痛。我们随机到九大队,看到社员正热火朝天地忙积肥和堆沤肥料,非常感动,连续拍了几张照片;然后又赶到五大队九队,碰到乡农机站的巡回修理组正在帮该队修理手扶拖拉机,不用说,我们把镜头对准了他们。采访顺利圆满完成的喜悦,驱散了我们的寒冷和疲劳。
回到公社时,已快下午一点钟了。午饭时,王书记打开一瓶崇阳大曲,说是为我们驱驱寒,暖暖身。张德明本来就不会喝酒,只能象征性地“意思’’一下;我虽然能喝几杯,但考虑到还要赶30多里回城工作,哪敢贪杯!也只能适可而止。
我们赶回城后,来了个分工:一个连夜赶文字稿,一个连夜冲胶卷,放照片。整到半夜一点钟才双双完成任务。第二天一早,我们就把照片和文字稿发给报社。2月28日,《四川农民》报在一版头条刊登了文字稿,不两天《四川日报》也在二版显著位置刊登了文字稿。几天后,两报又刊用了我们拍的照片。
可以说,年关到来之前的这场大风雪,不仅没能冻僵我们工作的热情,而且让我们经受住了考验,磨炼了意志。更可喜的是,年底传来好消息,由于江源公社工作扎实,水稻单产又夺得了全县冠军!真正是瑞雪兆丰年哪!
(文/雷仕忠)
四川崇阳药香型白酒“非遗”传承人余刚 网络宣传办公室选自网络
四川金盆地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省崇阳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宣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