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语:我们四川处在南北地震带中段,地震的特点是频度高、强度大、灾害重。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大家都记忆犹新。
但是,说到川酒“大地震”,而且我们崇庆县是“震中”,影响很大,了解的人就不多了。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有必要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回顾一下那段历史,提醒人们记住那次事件的教训,以作为后来的借鉴,仍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如能触类旁通,更是大有裨益。
崇庆县领导在调查中发现,北京禁酒消息通过报纸传开后,在全县炸了锅,“余震”不断,一度引发了思想混乱。
我把领导调查和自己了解的情况归结起来,当时干部和群众的反应大体有这几方面:
一、思想“回潮”,认为不该发展小酒厂,北京禁酒都是小酒厂惹的祸;
二、埋怨北京整得太“凶”了,更不该在媒体上“点名”,一点面子都不给我们留;
三、认为那些被点名的酒,大多是1980和1981年生产的,似乎有点“委屈”,抱着不服气或者无所谓的态度;四、悲观认为这次全国“点名”,把招牌砸了,要想翻身比登天还难。
当然这些负面反应不占主流。
大多数干部认为,公开点名是好事,可以促使我们反省自己,正视错误,汲取教训,坏事就能转化为好事,推动酿酒业大踏步前进。
统一认识,正视问题,承认错误,是改正错误的前提条件。为了加强针对性,县领导采取稳扎稳打、步步推进的三大步骤抓整顿。
第一步,县党政领导先抓 “头头”,召集相关部门领导会议,首先解决部门“头头”的思想认识问题,明确指出要两“坚持”:坚持改革不动摇,抓农业不能放松的同时必须抓好工副业发展不动摇,坚决纠正种种种片面糊涂认识;坚持整顿好酒厂的决心不动摇,面对现实,正视问题,不留死角,痛下决心,纠正错误。
第二步,召开有相关部门“头头”和公社管委会主任、酒厂厂长、公社供销经理部经理等人员参加的会议,组织学习有关文件,传达上级有关领导指示精神,端正对批评的态度。使大家明白,酒的质量高低,不仅关系到产品的信誉和市场竞争力,更关系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这样一个带根本性的原则问题,必须毫不含糊地严肃认真对待。县领导在讲话中还运用自已调查中获取的现实情况毫不奉情地严正指出,劣质酒问题公开曝光后,还有酒厂在生产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劣质酒!振聋发聩的会议,让与会人员产生巨大震撼,对促进大家统一思想认识投入整顿发挥了很大的动员组织作用。
第三步,县委县政府正式决定,成立酒类生产销售领导小组。由一名副县长任组长,小组成员由财办、经委、社队企业局、商业局、糖烟酒公司等部门负责人组成,集中精力抓日常工作。
与此同时,出台五条措施:
一、立即向干部、职工传达北京停售劣质白酒的情况和省地县领导的指示精神,充分认识粗制滥造的危害性,端正对待批评的态度,寻找产品质量不达标的原因,发动人人献计献策,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改进工艺,主攻杂醇油超标的问题。
二、立即派人到北京、东北、重庆等地购酒较多的地区赔礼道歉,征求意见,用正式注册经检验合格的酒换回劣质酒;对方要求退货的,也应乐意退货,并承担对方经济损失;对进货少又一时派不出人员当面赔礼道歉的则发信函联系及时处理;对换回或退回的酒一律不准用改头换面的方式或另换地方销售。
三、凡生产过劣质酒的厂家通通停产整顿,对过去产销情况一一清理,对现有库存,需经县卫生防疫站和地区酿酒质量监督检验站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销售。
四、未经正式批准的酒厂一律关门停办。虽经正式批准但经整顿产品仍不合质量标准的,转产或停办。
五、组织专门力量对未经检验过的各类酒进行一次全面质检普查;对除名酒以外的外埠酒也进行一次普查,不合质量标准的不得销售。
六、加强对技术人员和职工的全员技术培训,并增添检测设备,配齐增加质检人员。
这些切实有效措施,保证了全县上下认识一致,步调一致,为夺取整顿全面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编者:全文未完,敬请关注本周五《北京禁73种川酒“入城”》系列之四:崇庆酒香飘四方。
(文/雷仕忠)
四川崇阳药香型白酒“非遗”传承人余刚 网络宣传办公室选自网络
四川金盆地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省崇阳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宣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