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绘制白酒产业新蓝图 贵州拟打造“世界酱酒舰队”
各地出台白酒产业规划
“十三五”以来,我国白酒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逐年减少,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产品销售收入和利润水平不断提升,白酒行业由量变走向质变。
中国酒业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1-11月,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1040家,数量持续减少;规模以上白酒企业累计完成销售收入5059.85亿元,同比增长3.53%;累积实现利润总额1312.07亿元,同比增长8.96%。
根据中国酒业协会发布的《中国酒业“十四五”发展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预计在“十四五”期末的2025年,中国酒类产业将实现酿酒总产量7010万千升,比“十三五”期末增长20.7%,年均递增3.8%;实现销售收入12130亿元,比“十三五”期末增长41.2%,年均递增7.1%;预计实现利润2600亿元,比“十三五”期末增长51.5%,年均递增8.7%。
除遵义外,我国还有多个地方陆续发布白酒产业“十四五”规划。作为洋河股份故乡的江苏省宿迁市近期提出,要加快建设有实力的“中国酒都核心区”,力争“十四五”期间培育年销售10亿元酒企5家、30亿元酒企3家、50亿元酒企1家。
在成都举行的第十六届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的新闻发布会上,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商务厅两大行业主管部门首度披露了川酒“十四五”发展蓝图:四川省将重点围绕项目建设、产业链发展、企业培育、市场拓展、安全监管采取五大行动,全力提升四川白酒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在企业培育方面,四川省将制定实施“六朵金花”以及“上台阶”奖励计划,支持“六朵金花”不断做大做强做优,打造世界知名品牌;大力提升“十朵小金花”企业实力、产业规模和品牌影响,引领二线品牌白酒企业规模和实力的稳步提升;加大原酒品牌培育力度,打造原酒龙头企业和优质品牌。
市场拓展方面,四川省提出,将大力推动“数字川酒”建设,充分利用5G、区块链等数字技术,探索发展线上酒类新零售模式,不断拓宽消费市场,加强中国白酒金三角、赤水河酱香酒谷等跨区域品牌塑造和协同机制建设,加强长江沿岸浓香型白酒产业带、沱江沿岸优质原酒产业带、赤水河谷酱香型白酒产业带等产业集群协同发展。
“各地白酒产业规划的出台,是各地政府在产区概念下不断推动地区酒业整合,加快区域内酒企升级速度,提高区域内行业竞争力,以图在中国酒业产业链内提升各自区域话语权、推动中国酒业集约式发展的体现。未来中国酒类的竞争,不再是单一品牌的竞争,而是产区之间关于准入门槛、品类标准以及产业匹配度的综合性竞争。”蔡学飞对记者表示。
受此影响,白酒股在资本市场也备受追捧。1月25日,古井贡酒、泸州老窖、洋河股份等3只白酒股报收涨停,今世缘、酒鬼酒等涨幅也超8%。贵州茅台股价创出2179.50元/股的历史新高后略有回落,仍收涨4.57%,最新市值已达2.7万亿元。
“白酒股是去年表现最好的板块之一,无论是头部企业还是尾部企业,整年涨幅都十分抢眼。白酒产业在国内主要产区都成为支柱性产业,在其他产业表现疲软的背景下,无疑会得到更大的支持力度。”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四川崇阳药香型白酒“非遗”传承人余刚 网络宣传办公室选自网络
四川金盆地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省崇阳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宣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