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句话,“我有美酒,你有故事吗?”美酒、故事都有,且听我慢慢道来——
还是从不堪回首的往事说起吧。妻子有三个哥哥,三个姐姐,正值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困难时期,填不饱肚子啊,万般无奈之下,刚出生几天的三女儿被“送”给了姨妈。
时光在艰难中流淌,我们结婚后,妻子领我去了一次三姐家,一个闭塞的小山村,低矮的茅草屋,零乱肮脏的街道,姐家里更是家徒四壁,给我们倒水时连个干净的杯子都找不到。
后来,岳父生病了,儿女们凑钱住院,轮流陪护,三姐竟然没露一次面。在岳父的告别仪式上,三姐却来了,在众人的白眼和质疑下,灵前叩一个响头,挥泪而去。再后来,据说三姐全家去东北讨生计了,于是断了音讯,也断了那种若有若无的亲情。
几年前姨姐异乡归来,之后偶尔有似是而非的消息飘来,说姨姐的儿子结婚了,后来姨姐还大病了一场,等等。我们聚在一块商讨,数十年的恩怨也该放下了,何况那一幕幕的辛酸往事,都是“贫穷”惹的祸啊!据说姨姐做了一次大手术,也不清楚康复得怎样了,说不牵挂都是假的,毕竟血浓于水啊!
借着去年春节,我们一大家子十几个人的探亲队伍,乘坐三辆车出发了。二百多里的路程,转瞬即到,一条条宽阔平坦的水泥路,一排排农家小院错落有致,一座座小洋楼拔地而起,这还是记忆中的小山村么?
姨姐接我们来了。似乎岁月的沧桑并没有给姨姐留下太多的印记,她满面红光,亲热地拉着孩子们的手,看看这个,问问那个,说话间已到了家门前。好漂亮的楼房啊,青石铺成的地面,院里花菜相间,充满了勃勃生机。姨姐捧出瓜子和水果,摆满了精致的果盘。
寒暄过后,竟是短暂的沉默,几十年的隔阂,像一块庞大的坚冰堵在心头,又该如何揭开那难言的伤疤?欣慰的是,姨姐的身体已经康复,当我们说出帮助的想法时,姨姐连连摆手,“我生病是花了几万块钱,但咱有新农合呀,报销之后才交了一万元的费用。再说了,今非昔比,有了党的富民政策,想不过好都难啊!”
打破那天尴尬的,竟然是姨姐的儿媳梅子。酒席之上,梅子捧出几瓶酒,“老同学送的酒,大家常常味道如何?”几瓶包装精美的崇阳老窖,着实让几个已过不惑之年的好酒者眼前一亮,来了兴致,“哦,还是四川历史名酒呢。”
那天的崇阳酒,先是让一直少言的姐夫打开了话匣子,只见他迫不及待地抿了一小口,咂吧咂吧嘴,顿时喜形于色,“嗯,不错,不错。”我们也小心翼翼地品了一口,还没说话,姐夫就激动地开始了他的“专业”评判,你细细地看,酒体清澈,窖香浓郁,一旦入口,哇,香气缭绕,回味绵甜……
姐夫的陶醉状,把所有人都逗笑了。气氛也一下子热闹起来,大家不再拘谨,你一言我一语,推杯换盏,品尝着难得的好酒,一股暖意在心底荡漾开来……
感谢梅子,感谢金盆地美酒,是与众不同的崇阳老窖让这一次延迟了近半个世纪的相聚变得完美。
怎能忘,分别的时候,姨姐一家人送了一程又一程,终于,几个大人紧紧地抱在一起——那一刻,所有的隔阂已荡然无存,挥洒的热泪诉说着那失而复得的亲情……
花开花落,时光匆匆,牛年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了。我们跟姨姐家早早约好了,佳节再相聚,畅饮崇阳酒,为亲情干杯,为幸福生活干杯!
(文/崔炳信)
作者简介:崔炳信,男,山东潍坊人,1985年发表处女作。文字散见于《文学故事报》《读者》《喜剧世界》《小小说月报》《北京青年报》《成都商报》《生命时报》《农村大众》《淄博晚报》《潍坊晚报》《青州文苑》及多家生活报。
四川崇阳药香型白酒“非遗”传承人余刚 网络宣传办公室选自网络
四川金盆地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省崇阳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宣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